计划总结网 > 考试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地理 >

高考地理地球公转复习大纲

时间: 刘惠2 高考地理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地球公转复习大纲,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地理复习大纲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

  【知识梳理】

  ⒈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2.昼夜长短时空分布规律

  (1)纬度分布规律

  ①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的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③变幅规律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④极昼、极夜规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四周出现极昼(南极四周出现极夜);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四周出现极昼(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直射赤道时,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南、北极圈上,一年中只有一

  天极昼(极夜),南、北极点各约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北极地区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地区,主要是因为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角速度、线速度较大,公转需时间较少,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夜,南极地区极昼;而在北半球夏半年时,公转速度较慢,运行时间较长,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

  (2)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以上可概括为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则该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移,则北半球(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实际的昼长比理论昼长要长。

  3.昼夜长短的计算与判断

  (1)根据昼(夜)弧的长度计算

  昼长=eq \f(昼弧所跨经度数,15°),夜长=eq \f(夜弧所跨经度数,15°)

  (2)根据日出、日落地方时计算

  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24-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2

  (3)昼夜长短的判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同一纬线上各点的昼夜长短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③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

  ④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

  【典例】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

时间

地点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900

2300

858

2302

719

1841

720

1840

540

1848

539

1849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答案】1.B 2.C

  【解析】

  2.此时③地昼长夜短,若③地为北京,则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次日③地的日出时间提前了,日落时间推迟了,说明③地的白昼变长了,北京的白昼变长了,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地球公转速度在逐渐变慢。

  【迁移训练】

  (2017·高考二轮浙江专用)下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a早于b)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半球,正在向___ _移动。

  【解析】 若该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地均昼长夜短,并且a、b两月份白昼在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时正向北移动。

  (2)在图示a月份中,三地昼长最长的是____,昼长变化率最大的是____,纬度最低的是____。

  【解析】

  在a月份中,根据图形可以看到,三地中,白昼最长的是③,如果三地昼长的变化率在a月份相等,则三条曲线应当平行。从图中看,③地昼长变化最大,①地昼长变化最小,因此①地纬度最低。

  高考地理复习大纲二 太阳高度的变化

  【知识梳理】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①同一时刻,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地球上,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直射点所在纬度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

  (2)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作有规律的变化。其数值具有“来增去减”的特点,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如下图所示

  各纬度变化具体如下

地区

最大值

最小值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一次最大值(6月22日前后)

一次最小值(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一次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

一次最小值(6月22日前后)

南北回归线之间(除赤道外)

两次最大(太阳直射时最大)

一次最小(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

赤道

两次最大(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

两次最小(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方法技巧】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ΔH=23°26′+Φ(Φ为当地纬度);在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恒为46°52′;从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其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从46°52′逐渐降低至23°26′。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5)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下图)。

  【典例】

  (2015•天津卷)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图,回答10-11题。

  10.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6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 丙 D.丁

  11.在图6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0. A 11. D

  【迁移训练】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4节气大约15天一节气,用于指导农业耕种。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

  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下列法定假日中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的是

  A. 春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图片来源:正确教育

1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