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吉林语文高考试卷
高三,是一段拼搏的岁月,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做准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吉林语文高考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吉林语文高考试卷
一、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阙秦(quē) 氾南(fàn) 赏赐(cì) 朝济(zhāo)
B、青荇(xìng) 逢孙(páng) 强劲(jìn) 漫溯(sù)
C、戮力(lù) 卮酒(zhī) 间行(jiàn) 按剑而跽(jì)
D、王翦(jiǎn) 瞋目(chēng) 箕踞(jī) 目眩(xu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俸禄 切蹉 投桃报李 一笑泯恩仇
B、发轫 枢纽 得鱼忘筌 久旱逢甘霖
C、花哨 原委 如雷贯耳 时事造英雄
D、调剂 伸张 口干舌噪 真人不露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B、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 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 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C、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D、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 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叔述, 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⑤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⑤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B、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C、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D、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
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
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
A、③⑤①④② B、①②④⑤③ C、⑤④③②① D、④③②①⑤
7、下列不全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 ③令与臣有郤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⑤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⑥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⑦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⑧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A、②③④ B、⑤⑥⑧ C、②⑥⑧ D、①⑦⑧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 ③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④君安与项伯有故 ⑤吾得兄事之 ⑥草行露宿 ⑦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⑧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⑨此其志不在小 ⑩烛之武退秦师
A、③⑦⑩ B、②④⑨ C、①⑧⑩ D、⑤⑥⑦
9、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组是( )
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③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④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⑤战河北,臣战河南
⑥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⑦不然,籍何以至此 ⑧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⑨得复见于此 ⑩给贡职如郡县
A、②⑤⑥ B、④⑤⑦ C、④⑦⑧ D、①③⑦
10、下列加点词语不全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泯然众人矣 ④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⑤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⑦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⑧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⑤⑥⑧ D、①③⑦
二、阅读题(49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唐代又有了新的变化。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1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魏古诗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这是绝对错误的。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祖贵,户科给事中。父宝,永州知府。顺之生有异禀。束发即洽贯群籍。年二十三,举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乃调兵部主事。引疾归。久之,除吏部。十二年秋,诏选朝官为翰林,乃改顺之编修,校累朝实录。事将竣,复以疾告,璁持其疏不下。有言顺之欲远璁者,璁发怒,拟旨以吏部主事罢归,永不复叙。至十八年选官僚,乃起故官兼春坊右司谏。与罗洪先、赵时春请朝太子,复削籍归。卜筑阳羡山中,读书十余年。中外论荐,并报寝。
倭躏江南北。起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起南京兵部主事。父忧未终,不果出。免丧,召为职方员外郎,进郎中,出核蓟填兵籍,还奏缺伍三万有奇。见兵亦不任战,因条上便宜九事。总督王忬以下俱贬秩。
寻命往南畿、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顺之以御贼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一昼夜行六七百里。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外。斩馘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顺之闻贼犯江北,急令总兵官卢镗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驰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大破之姚家荡。贼窘,退巢庙湾。顺之薄之,杀伤相当。遂欲列围困贼,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以火炮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督镗、显进击,再失利。顺之愤,亲跃马布阵。贼构高楼望官军,见顺之军整,坚壁不出。显请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余步。镗、显惧失利,固要顺之还。时盛暑,居海舟两月,遂得疾,返太仓。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佥都御史,代遂巡抚。顺之疾甚,以兵事棘,不敢辞。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淮、扬适大饥,条上海防善后九事。三十九年春,汛期至。力疾泛海,度焦山,至通州卒,年五十四。讣闻,予祭葬。故事,四品但赐祭,顺之以劳得赐葬云。
顺之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又闻良知说于王畿,闭户兀坐,期月忘寝,多有所得。为文,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生平苦节自厉,辍扉为床,不饰祸褥。 (节选自《明史》)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不复叙 复叙:再度任用
B、督舟师邀之海外 督:督促
C、坚壁不出 壁:营垒
D、条上海防善后九事 条:分条陈述
15、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各地州、府主持的考试。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B、“翰林”在古代是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拨。
C、“疏”指分条说明的文字。一般为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如“上疏”。
D、“秩”是古代官爵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后来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贬秩”就是削减俸禄。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顺之十五岁左右就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二十三岁时,在会试中得了第一,改任翰林院庶吉士。
B、倭寇的船队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顺之率领水军,把倭寇引到外海予以全部歼灭,斩杀了一百二十个敌人,击沉十三艘敌船。
C、在姚家荡和三沙两战之后,由于李遂被调往南京任职,唐顺之就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代替李遂任凤阳巡抚。
D、唐顺之向王畿学习良知学说,他关起门来,专心致志,静坐思考,整整一个月忘记睡觉,获得不少心得。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遂欲列围困贼,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5分)
(2)故事,四品但赐祭,顺之以劳得赐葬云。(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8--19题。(11分)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ƒ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1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氛围?(5分)
1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2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
(1)《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 。
(2)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3)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4)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 。
三、语言表达(11分)
21、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级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或删除)。(5分)
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请拨冗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时到会。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能够决定花的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的差别,这是因为花青素 ① :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时则是紫色。更令人惊奇的是 ② ,比如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就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发生了变化, ③ ,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
①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吉林语文高考试卷答案
一、基础题
1、【C】
2、【B】 A项应为“切磋”,C为“时势”,D项为“口干舌燥”
3、【B 】 按图索骥有两个义项,一是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一是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此处取第二个义项,正确。 A项并行不悖指同时进行,不相冲突,不合语境;C项涣然冰释,形容误会、疑虑、嫌隙等完全消除,使用对象不当;D项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望文生义。句中是说令人看不过来。
4、【B】 刮目相看,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意思是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本处不合语境。 一言九鼎,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指说话分量重,起决定作用。此处望文生义。
5、【A】 B项,“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搭配不当,应为“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深刻的思考”;C项,一面对两面,前面说“抗灾能力的强弱”,后面说“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D项,成分残缺,应为“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的方法”。
6、【A】已牺牲的应排在前,因此从A、D中选;应先讲国内再讲国外,因此答案选A
7、【D】①⑦没有通假字
8、【C】①使动用法,②是形容词作动词,③名词作动词,④形容词作名词,⑤⑥名词作状语,⑦名词作动词,⑧使动用法,⑨形容词作名词,⑩使动用法。
9、【D】①判断句+宾语前置,②定语后置,③宾语前置,④⑤省略句+状语后置,⑥定语后置,⑦宾语前置,⑧省略句+状语后置,⑨⑩状语后置
10、【D】⑦“扼腕”不是古今异义词,其他均是。
二、阅读题
11、【B】强加因果
12、【B】 A项应为“汉魏古诗大多”,C项“有的继承汉魏古诗”错,D项“这是绝对错误的”和原文“那就太过分了”,存在语意上的明显差别。
13、【C】引用的诗论部分,侧重于观点的陈述,是为了说明后人对唐人古诗的态度;诗句部分是为了说明唐人古体中五言和七言的区别。
14、【B】督,率领。
15、【A】
16、【B】非为“全部歼灭”,只是小胜。
17、翻译(10分)
(1) 李遂计划布置军队包围倭寇,将其困住,唐顺之则认为这样不妥,他率领部下进攻倭寇营垒。(“列”“以为” “薄”各1分,语意2分,共5分)
(2)按照旧例,四品官员只赐予祭奠,唐顺之因为有功劳,得到恩赐祭葬的待遇。(“故事”“但”“以”各1分,语意2分,共5分)
18、(5分)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
19、(6分)
1“水潺潺”声音的描写,2“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3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4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1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2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
20、名句默写(10分)
(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百舸争流 万类霜天竞自由
(4)为变徵之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
(5)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三、语言表达
21、(5分)(每个1分,全对满分)
(1)将“极高”删除,盛誉”是指极大的声誉,极力称赞,或好的口碑的意思;“极高”与“盛”重复。
(2)将“奉送”改为“赠送”。“奉送”是敬辞,用在此处谦敬失当。
(3)将“拨冗”改为“抽时间”或删除。“拨冗”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本题是各班班长,既不够通俗易懂,同时也存在谦敬失当现象。
(4)将“一定”或“务必”删除。“务必”指一定,必须的意思;“一定”“务必”重复,保留一个即可。
22、(6分)(每个句子2分)
①在不同环境中会形成不同颜色
②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数变
③花青素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四、写作(60分)
。对于本题来说,可采用“由果溯因法”来审题,为什么小羽能够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并最终成为致富带头人?因为她将自己的专利分享给了大家,规范了市场,她不必再为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而浪费精力,据此可以写一写“合作共赢”“分享”“舍小利求共赢”“规范和发展”之类的内容;为什么小羽会想到要把工艺流程公之于众?因为小羽不想看着刚兴起的产业很快就走向衰败,她要带领大家规范市场,这一做法表明小羽有责任心,有胸襟,目光远大,勇于担当,能够着眼全局,有承担风险和以身作则的勇气,据此,可以写一写“责任”“担当”“胸襟”“个人与全局”之类的内容。另外,本题也可以采用“关键把握法”审题立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如“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等;还可以采用“舍次求主法”来审题,如提炼出材料的主体内容,小羽公开工艺流程,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市场,做大花茶产业,最终成为致富带头人,并据此来立意;还可以采用“主旨领悟法”来审题,概括出材料的主旨,赞扬小羽的行为。从文体上看,本题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