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网 > 考试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辅导 > 高考试卷 >

2017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

时间: 德豪2 高考试卷

  在全面高考复习阶段,同学们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做过偏过难的习题,应以基础知识为本,重点应放在课本上。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史学原本注重图像。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记录了很多地理、物产、民俗、宗教、山川鸟兽等内容,本来也有图像,只是在流传的过程中日渐遗失,最终只剩下文字。中国史学,素有“左图右史”的传统。宋代的郑樵在《图谱略》中说:“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当然,图像不仅指平面的图画,凡是在平面或是空间构成图形、实体的物体都可以称之为图像。

  宋以后,文字气场越来越大,在表现思想方面的长处凸显,与此同时,由于传播相对困难、表意欠缺深度和准确性,图像的重要性日渐式微。这之后,出现过一个可以重拾图像地位的机会,那就是形成于北宋、发达于清朝后期的金石学。金石学是以器物上的铭文和石刻碑碣上的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但它的缺憾在于,没有将器物本身的造型,位置等作为历史资料或者思想观念的表述来看待。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讲,书法也是一种图像,但远远不够,毕竟那些古代的铜器、石刻,包含了丰富的图像和历史文化信息。

  与传统史学不同,国内现代史学始于20世纪初,可以梁启超《新史学》的问世作为标志。梁启超强调史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推崇史料的价值。王国维、陈寅恪等国学大师呼吁重视甲骨文献、简牍文书等地下史料。此外还发现了一批档案文献,包括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及“八千麻袋”的清宫大内档案等,都将史料利用及史学研究往前推了一大步。

  虽然在迭出的新史料中,文学大家们也对图像流露过浓厚的兴趣,但图像在史料中的地位并未发生突破性变化。郑振铎就批评过“轻图像而重文字”的习惯。即便这样,郑氏所编写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也免不了只是个“插图本”。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历史研究有了较为宽松的叙述研究环境,图像和历史的交流融合渐趋深入。时下,伴随着图像证史渐成风气,图像作为历史留存的证据,逐步得到史学界的回应,以图像为研究对象的“图像史学”呼之欲出。

  图像和文字能够相互印证。作为史料,文字能蕴含丰富的信息,而图像明显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几年前陕西潼关发现一座隋代大墓,后来根据列戟的数量,推断出墓主人为隋太子杨勇。戟是一种武器,也可作为仪仗器、礼器使用。唐代列戟制就是通过施戟杆数的多少来表示其主人身份、地位、等级及权力。《唐六典》中记载:太庙、太社及诸宫殿门,各二十四戟;东宫诸门,施十八戟;正一品门,施十六戟……目前已知的墓穴发现都跟文献完全对应,列戟形状也一目了然,对还原当时礼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图像还能让我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历史。并非历史的各个方面都有文字描述,这个缺陷就要用视觉资料来填补,比如行人、小贩、工匠、茶客、剃头师、算命先生等三教九流,并非都能载入史册、留下文字印记,而许多画作却能让人体会到芸芸众生之貌、熙熙攘攘之景。

  (摘编自孙振华《中国古代图像史料的运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史学研究原本重视图像,一些具有史料价值的书稿原本有图像,古代的学者常从图中“索像”,从文字中“索理”。

  B.宋朝以后,图像在史学中的重要地位逐渐衰落,是因为图像传播起来比文字困难,并且在表意方面欠缺深刻性和准确性。

  C.上世纪80年代,重文字轻图像的习惯有所改变,伴随着图像证史渐成风气,以图像为研究对象的“图像史学”呼之欲出。

  D.形象直观是图像作为史料的明显优点,如果图像和文献能够相互对应,就会清晰而具体地还原文字所表现的史学内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近代以来,甲骨文献、简牍文书等地下史料,敦煌藏经洞经卷,清宫大内档案等史料的发现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史学的科学化的发展。

  B.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史学大师都注重史料,并且史学大师们对图像有着浓厚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图像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

  C.20世纪初新史学科学的理念、史学大师的呼吁倡导、改革开放后较为宽松的叙述研究环境,促使中国史学的研究不断变更、发展。

  D.作为史料,文字能够蕴含丰富信息,图像能够直观再现历史情境,二者相互印证,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历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石学过于注重文字、书法的研究,却忽视了丰富的图像和历史文化信息,所以金石学的兴起没有使图像重拾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B.戟作为礼器,在唐代可以表示主人的身份、地位、等级及权利,研究人员依据《唐六典》的文字记载推断出陕西潼关的隋代大墓应列十八戟。

  C.“轻图像而重文字”的习惯受到了郑振铎的批评,可见郑氏对图像史料的重视,但他编写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仍未将图像作为编著主体。

  D.普通百姓的面貌、市井生活的具体情形,很难载入史册,诸如《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画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字资料的欠缺。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12分)

  材料一:

  她的油灯至今依旧通明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尔生于一个名门富有之家,父母都有着贵族血统,拥有两处庄园。她自幼便在家庭里接受教育。她的童年,是在天堂般的环境中度过。

  家园里一片繁荣,家园外却是满目凋敝。她在当主妇、文学家、护士三者之中,毅然选择了当护士。然而在当时英国人的观念中,医院几乎就是不幸、堕落、邋遢、混乱的代名词,与各式各样的病人打交道,是非常肮脏而危险的。为此,她与家人冷战数年。最让她母亲不满的,是她无意于婚姻。地拒绝了所有的求婚者,展示出了自己冲破成规的勇敢的一面。

  1854年,英法为援助土耳其,正式对俄国宣战。英军的医护条件非常差,伤员死亡率高达42%。南丁格尔立即表示愿自费率领四十名护士赴战地救伤。在斯库塔里,她把全身心都投入到救护工作之中。每当夜幕降临,她提着一盏小小的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在4英里的营区里,逐床查看伤病员。士兵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克里米亚的天使”。战争结束时,人们甚至将地描绘为手执油灯与柳叶刀的不列颠尼亚女神。

  1860年,南丁格尔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她对医院管理、部队卫生保健、护士教育培训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后世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她一生培训护士1000多人,撰写了大量报告和论著,主要著作《医院笔记》、《护理笔记》等成为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她的“担负保护人们健康的职责以及护理病人使其处于最佳状态”的护理理念,传遍世界。每所护士学校都以她的事迹为授课内容。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倡议世界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以南丁格尔的生日为国际护士节,世界各地举行念活动,以此纪念这位英国护理学先驱、人类护理事业的创始人,激励广大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治病救人工作。

  在此,给护士们重提当年读书期间日日口诵心惟的南丁格尔誓言:

  “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大众面前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谨誓!”

  材料二:

  历史的记忆与遗忘

  对今天正在欢庆护士节的人们来说,南丁格尔这个名字无疑是必须知道的,否则便不可原谅。

  然而进入21世纪,一些不算友善的词汇开始与她的名字一同出现在传媒上。2001年BBC的纪录片《弗洛伦斯•南丁格尔:铁姑娘》将她描述成“擅长操纵他人、神经质的、压抑的女人”。片中声称正是因为她“才让成百上千的士兵无辜死去”。而在2008年,BBC的纪录片《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抛出观点:“对她照管下数以千计的人们而言,这位圣洁的护士是死亡之吻。”另一部学术著作《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复仇天使》的作者斯莫尔摘引的斯库塔里医院史料,颇有说服力地表明,克里米亚战争期间里,南丁格尔掌管的那座军医院虽然僻处后方,死亡率却不降反升,长期高居榜首,甚至连并未受伤的病人也大量死亡——在此期间,南丁格尔听信旁人误导,认为这是士兵缺乏营养所致。尽管她的学识远优于多数政界人物,在公共卫生知识上却依然有所欠缺。

  19世纪50~80年代,南丁格尔的注意力转向了英属印度的农村卫生状况。其间,她坚定地主张,危害印度无数民众健康的霍乱不是一种传染病,因此不需要浪费公共资金对它进一步开展研究,也不需要施行隔离检疫程序以控制它的蔓延。她在科学认识上的局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霍乱的现代实验研究的发展。此后数十年里,霍乱梦靥般缠绕着印度,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对这位极富道德感与责任感的女性而言,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黯局。

  对撰写历史来说,遗忘和记忆同样重要,而记忆——和后续的书写——是有选择性的,它像一束细细的光线,亮的一小片场景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光束以外的广大世界,却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保持着沉默。

  我们能够了解的历史事实,不是过去的全貌,而是在或长或短的时光中幸存下来的碎片。在这个“筛选”中,种种互相竞争的力量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最终将“曾经发生的历史”一点点塑造成“我们眼里的历史”。对南丁格尔突破时代局限做到了的事情,敬佩而激赏;对她由于时代局限没能做到的事情,批评却体谅——这就是近200年后,我们对这位“提灯女士”或“复仇天使”比较公允的理解。

  4.对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南丁格尔家境优裕,出身高贵,但她突破家庭、时代的局限,义无反顾地从事与其身份极不相称的护理工作,值得“敬佩而激赏”。

  B.南丁格尔手执油灯的光辉形象近两个世纪来定格在众多人心里,这一形象产生了广泛的效应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广大的护士起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C.根据材料二的观点来看,材料一所描述的南丁格尔只是时光中幸存下来的碎片,“我们眼里”的南丁格尔是种种力量竞争的结果。

  D.材料二无意诋毁南丁格尔这个伟大的女性,意在告诫人们要拓宽视野,更多地关注被历史遗忘或筛掉的部分,才能对历史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5.简要回答为什么对护士来讲“南丁格尔这个名字无疑是必须知道的,否则便不可原谅”?(5分)

  6.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光束以外的广大世界,却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保持着沉默”一句的含意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14分)

  善 心

  ①小区院里有几只流浪猫。到底几只是不确定的。因为,五分钟之前,在草坪里见到一只灰黑相间的狸猫,五分钟之后,在楼头便利店的外置货架上又看到一模一样的一只蜷在那儿假寐,你不知道是刚才的那只漂移过来了,还是它的同胞兄弟。这都是可能的。但是,涛子一家三口搬走之后,邻居们很快就搞清楚了,一共五只。它们的关系有点复杂,院里人现在也没有真正看透,不过,数量是明晰的。

  ②涛子一家搬走时正值初冬,不会是他——第三次中风的半残人,估计是他老婆或者儿子,把一扇窗户打开,在纱窗上剪出一个小方口——方口的最上一边没有剪,就像一个小方门帘。五只流浪猫竟然明白那是专门给它们预留的绿色通道,当天就迁进新居了。

  ③猫们进进出出。有时候,只有一个小脸儿躲在纱窗后面,端庄威仪,就是一只小脸老虎嘛!有时候,“呼咙呼咙”从窗台上滚下来两只,打得难解难分。另外一只猫蹲坐在窗下自行车旁淡然地看了一眼身边激战正酣的一对儿,又冷静地转移了视线。屋里毫不相干的那只却突然冲了出来,直接坠到窗下加入了战斗。而窗对面墙根儿一辆落着积雪的电动三轮车下面,一只猫爬了出来,拖着长尾巴慢腾腾横过便道,一副吃饱喝足的慵懒样子,却瞬间起动,一溜烟儿完成跑、跳、抓爬、钻的动作,回屋里去了。邻居就是通过这样的观察,知道这是个五口之家的。

  ④涛子一家三口撤走之后已经一年多了吧,无论大雪咆天,还是春雨绵绵,这个房子的主人一直都是五只猫。涛子被送走之后再没回来过,老婆儿子也不见了踪影。这五只猫,从外观上能看出它们一两处绝然不同的地方,和少许显性的因果关系。其中三只大猫,一只纯白色,至少给它洗个热水澡之后一定是只雪白的美猫。一只灰黑均匀相间的大狸猫。一只大块黄白色杂糅的。两只半大猫。看起来身长和三只大猫没有差别,但显然没有三只大猫强壮,而且似乎面嫩,像是缺点儿见识——没有证据,就是一种感觉罢了。两只中有一只仿佛是大狸猫翻拍过来的,一只却是白黄黑三色,但主体是白色的,黑和黄两色小块而不规则甚至又重叠地穿插其中。让人揣测,也许有一只猫离开了……

  ⑤但是,邻居们并未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下工夫。有人主动承袭了涛子老婆没搬走时的作法,在窗台上搁一只小吃碟,里面总有食物。猫们的日子过得挺好的。

  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一位平素和涛子相交极深的老邻居去一个叫“颐年园”福利中心的地方看望涛子。那一天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不光是小孩,不少大人也出来放鞭炮了,地动山摇了一天,空气里弥漫的快乐都是火药味道的。老邻居从“颐年园”回家,低头看着一地的雪红雪白,竟然一路没有抬头。及至家门口,一抬头猛然看见昔日涛子家的窗台上摆着好几只小吃碟,里面的嚼果比照往日更是丰盛。老邻居目瞪口呆,眼泪差点掉下来了。他站在那儿看了半天,自言自语:好心人真多呀!好心人真多呀!我倒要问你们一句,该管的你们管没有呢?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涛子家人搬走后,邻居们对待流浪猫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他们不再只是关注流浪猫的数量问题,而是主动承担起照顾流浪猫的责任。

  B.“五只流浪猫竟然明白那是专门给它们预留的绿色通道”暗示流浪猫一直接受涛子家人的照顾,这进一步体现了涛子家人的善心。

  C.邻居们了解到涛子家人照顾流浪猫的事后,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对涛子家人无比钦佩,另一方面又深深地愧疚和自责。

  D.涛子一家为何搬家,去了哪里,为何涛子没有再回来,涛子的老婆孩子为何不见踪影,小说完全没有交代,这使故事充满悬念。

  E.小说采用了对比手法来表现善心这一主题,在日常生活中,善心并不抽象,就是在对待流浪猫这样的小事上面也是能体现出来的。

  8.小说第③自然段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

  9.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文末划线的句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完颜伯嘉字辅之,北京路讹鲁古必剌猛安人。明昌二年中进士,调任中都左警巡判官。孝懿皇后妹晋国夫人家奴买漆不酬直,钩致晋国用事奴数人系狱。晋国白章宗,章宗曰:“姨酬其价,则奴释矣。”由是豪右屏迹。改宝坻丞。补尚书省令史,除太学助教、监察御史。劾奏平章政事仆散揆。或曰:“与宰相有隙,奈何?”伯嘉曰:“职分如此。”迁平凉治中。累官莒州刺史。谳属县盗伯嘉曰饥寒为盗得钱二千经月不使一钱云何此必官兵捕他盗不获诬以准罪耳诘之果然诏与按察官俱推排物力,召见于香阁。贞佑初,迁顺义军节度使。居父母丧,卒哭,起复震武军节度使兼宣抚副使,提控太和岭诸隘。俄改签枢密院事。未阅月,改知河南府事。是时,甫经兵后,乏兵食,伯嘉令输枣栗菜根足之,皆以为便。

  兴定元年,知河中府,充宣差都提控,未几召为吏部尚书。二年,改御史中丞。初,贞佑四年十月,诏以兵部尚书、签枢密院事蒲察阿里不孙为右副元帅,备御潼关、陕州。次渑池土濠村,兵不战而溃。阿里不孙逸去,亡所佩虎符,变易姓名,匿柘城县。监察御史完颜药师劾奏:“其妻子见在京师,无容不知,请穷治。”有司方系其家人,特命释之,诏曰:“阿里不孙若能自出,当免极罪。” 尚书省奏:“阿里不孙乃使其子上书,犹怀顾望。”伯嘉劾之曰:“阿里不孙膺国重寄,握兵数万,未阵而溃,委弃虎符。迹其情罪,此而不惩,朝纲废矣。乞尸诸市以戒为臣之不忠者!”宣宗曰:“中丞言是,业已赦之矣。”阿里不孙乃除名。

  五年,起为彰化军节度使,改翰林侍讲学士。伯嘉纯直,不能与时低昂,尝曰:“生为男子,当益国泽民,其他不可学也。”高汝砺方希宠固位,伯嘉论事辄与之忤,由是毁之者众。元光元年,坐言事过切,降遥授同知归德府事。二年三月,遥授集庆军节度使,权参知政事。顷之,伯嘉有疾。六月,薨。 (节选自《金史•完颜伯嘉传》)

  10.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谳属县/盗伯嘉曰/饥寒为盗/得钱二千/经月不使一钱/云何此/必官兵捕他盗不获/诬以准罪耳/诘之/果然

  B.谳属县盗/伯嘉曰/饥寒为盗得钱/二千经月不使一钱/云何此/必官兵捕他盗不获/诬以准罪耳/诘之/果然

  C.谳属县/盗伯嘉曰/饥寒为盗得钱/二千经月/不使一钱云何/此必官兵捕他盗不获/诬以准罪耳/诘之/果然

  D.谳属县盗/伯嘉曰/饥寒为盗/得钱二千/经月不使一钱云何/此必官兵捕他盗不获/诬以准罪耳/诘之/果然

  1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金代地方行政区划基本承袭北宋。

  B.豪右,专指那些恃权乱法的豪门大户。右,右族,汉以“右”为上,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C.虎符,古代兵符。一般为虎形,分左右两半,一半交给将帅,一半由皇帝保存,两个虎符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

  D.助教,古代学官名,协助国子监祭酒、博士教授生徒。除个别朝代外,国学中都设经学助教,称国子助教、太学助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完颜伯嘉忠于职守,不畏权贵。在担任中都左警巡判官时,晋国夫人家奴买漆不付钱,伯嘉把牵连到的晋国夫人办事家奴数人拘押入狱。

  B.完颜伯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改任河南府,当时刚刚经历战争,军队缺少军粮,伯嘉命令运送枣栗菜根补充。当时的人认为措施得当。

  C.完颜伯嘉言事激切,不愿苟且。蒲察阿里不孙畏罪藏匿,皇帝下诏免除他的罪过,伯嘉上书弹劾,最终皇帝接受了建议,将阿里不孙除名。

  D.完颜伯嘉孝顺父母,忠君爱民。父母去世,伯嘉在家为其守丧;伯嘉说作为男子,应当做有益国家惠及百姓的事,其他的事不可去做。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迹其情罪,此而不惩,朝纲废矣。乞尸诸市以戒为臣之不忠者!

  (2)高汝砺方希宠固位,伯嘉论事辄与之忤,由是毁之者众。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4-15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在水路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

  C.颈联视听结合,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本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E.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始,至吴地烹鱼结,写景叙事,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传达的含蓄隽永。

  15.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3)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所以在《<孟子>二章》中孟子总结说“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循声而望,如血的夕阳下,青白色的蒙古包茕茕孑立。而蒙古包外,一群雄壮的骆驼闲步于戈壁滩:好一幅落日骆驼图!

  ②出生于四川阿坝的歌手云朵, 独创“云端音”, 高音音域跨越三个半八度, 她演唱成名曲《爱是你我》时穿云裂石,令听者为之一振。

  ③中方因不满韩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而实行“限韩令”,这已经让朴槿惠头痛不已,“闺蜜门”事件的出现更让她感觉好像如芒在背。

  ④在里约奥运会赛场上,孙杨真正的成熟起来,面对霍顿的狂喷与挑衅,他却充耳不闻,最终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

  ⑤法国的企业早在多年前就进入波兰,在今天的华沙,家乐福、欧尚、香奈儿、雪铁龙的广告比比皆是,法国电信公司的橙色标志更是尽人皆知。

  ⑥对于刚刚起步开始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无论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登高自卑,决不能好高骛远,妄想一步登天。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特朗普没有任何从政经验和经得起推敲的施政纲领,却凭着各种争议敏感事件的抨击获得许多民众支持,最终当选美国总统。

  B. 虽然虚拟现实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不久的将来,它的发展对于游戏、社交亦或是其他领域,一定会是一种新的平台。

  C.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制造业成本上升是勿庸置疑的,但仅从一点匆忙得出“中国制造”前景堪忧的结论,未免有些简单和片面。

  D. 在主流娱乐电影的话语背景下,同样作为文化工业产品,内地著名导演张艺谋与香港喜剧导演周星驰基本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唯书有华,秀于百卉。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是穿越时光的智慧沉淀, ① 是屹立不倒的千年丰碑,流芳百世,万年犹新。读书, ② 是细味品读传世之作, ③ 精神上的按摩,不仅能让人心醉神往、难以忘怀, ④ 能让人抚卷静思、沉淀内心,变得睿智豁达、优雅美丽。 ⑤ ,经典美文易觅、静心品读难得,能手捧佳作,享受“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的阅读,如今 ⑥ 渐行走远,很少有人能够感受。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也 甚至 / 而且 但是 仍

  B / 尤其 犹如 更 然而 却

  C 更 常常 好像 / 反而 已

  D 还 特别 一旦 还 可是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中国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切的问题。作为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 ① 。虽然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相对于大部分城市的自来水价格, ② 。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需要政府全方位扶持和培育。但从长远来看, ③ ,因为我国淡水资源缺乏,向大海要淡水是大趋势。

  21.下面是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6分)

  四、(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这样三位母亲,她们都有两个孩子,只有一个苹果。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办法,让小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二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完成规定的任务,谁完成快谁得到苹果,结果大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三位母亲干脆把苹果平分,两个孩子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一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最合理,对孩子的成长意义最大?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比较上述三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阐述你的见解和理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35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3分)C(时间范围错,“‘图像史学’呼之欲出”是“时下”的事)

  2.(3分)D(“图像能让人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历史”,而不是“文字和图像二者相互印证,让人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历史”)

  3.(3分)B(不是依据《唐六典》推断大墓列戟数目,而是根据列戟数目和《唐六典》记载推断墓穴主人身份)

  (二)(12分)

  4.(3分)D【“更多地关注被历史遗忘或筛掉的部分”错。】

  5.(5分)①她的主要著述是基础教材。②她的护理理念传遍全球。③她的事迹为授课内容。④护士节年年欢庆。⑤她的警言日日口诵心惟。(每点1分)

  6.(4分)①这句话意思是,大量的历史事实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不为历史所记忆。②正如材料二揭示的,南丁格尔的很多经历不为人知,被历史选择性地遗忘了。(答出1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三)(14分)

  7. (5分)BE(A“他们不再只是关注流浪猫的数量问题”错,先前连流浪猫的数量都不清楚,表明根本不关注这个问题,应该是“才开始关注流浪猫的数量问题”。C“无比钦佩”“愧疚和自责”于原文无据。D.“完全没有交代”错,这最后一段有所暗示。) (B3分E 2分)

  8. (4分)①内容上:写出了流浪猫获得“家”的惬意和自在的神态,侧面表现了涛子家人的善心;增添了小说的趣味,使小说更有可读性;

  ②结构上:在故事情节上照应上文,突出邻居对流浪猫的好奇和关注,为下文弄清楚猫的确切数量和献爱心照顾猫作铺垫。(共4分,内容、结构各2分)

  9.(5分)①用反复、反语、反问的手法,写出了老邻居对众邻居“关心猫而不关心人”的行为的不满及无奈之情;

  ②照应标题,卒章显志,引起读者对真正的“善心”与“善行”的思考,升华了文章主旨。(共5分,划线处各1分)

  二、(35分)

  (一)(19分)

  10. D根据文意、语法和文言虚词等正确断句。

  11. B“豪右”是豪门大户, “恃权乱法”错误。

  12. C“最终皇帝接受了建议”表述错误。

  13.(1)追究他的罪情,这样如果不惩治,朝纲要败坏了,请求把他陈尸到集市上来警戒做臣子不忠心的人!(“迹”“而”“尸”“以”四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子通顺1分)

  (2)高汝砺正在谋求宠信把持权位,伯嘉议论事情总是和他抵触,因此诽谤伯嘉的人很多。(“希”“辄”“忤”“毁”四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子通顺1分)

  (二)(11分)

  14.B2分,E3分【B项,沿途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的景象,营造的是苍茫凄寒的意境,烘托暗淡凄凉的心境,表现路途艰辛。E项,错在“至吴地烹鱼结”,作者还没有到达吴地,还在途中的船上。】

  15.①巧妙地借用船工捕得鲤鱼一事(事借的巧),在“鲤”前冠以“南来”二字,主观地认为它是从南方的家乡游来的(或者说让鱼有了家乡的味道),从而表现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事情1分,对“南来”的分析2分。意同即可。)

  ②巧妙地运用“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典用得巧),写自己急于烹鱼取书,表现对家书的渴盼心情,从而抒发对家乡的热切思念。(典故1分,答以“鲤鱼”代指“家书”或“鱼雁传书”的典故也可;分析2分。意同即可。)

  16. (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三、(20分)

  17. (3分) B【①茕茕孑立:孤零零一个人站在那里,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此处用错对象。②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③如芒在背: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极度不安)。“好像”与“如”语义重复。④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意见。此处应为“置之不理”。⑤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⑥登高自卑:登上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18. (3分)C(A介词残缺。“却凭着各种争议敏感事件的抨击而获得许多民众支持”改为“却凭着对各种争议敏感事件的抨击而获得许多民众支持”;B搭配不当。“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是平台”主语与宾语不搭配;D张艺谋与周星驰不是文化产品)

  19.(3分)B

  20.(5分)①海水淡化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②海水淡化成本仍然偏高③海水淡化发展前景广阔(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带队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1. ①总体不断提高 ②有起伏 ③增幅渐小(增速渐慢或前快后慢)。(答出1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四、(60分)

  22. (6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完颜伯嘉,字辅之,北京路讹鲁古必剌猛安人。明昌二年(1191)中进士,调任中都左警巡判官。孝懿皇后的妹妹晋国夫人家奴买漆不付钱,伯嘉把牵连到的晋国办事家奴数人拘押入狱。晋国夫人告诉章宗,章宗说:“姨母付他的钱,那么家奴就释放了。”由此,豪门大族避匿。改任宝坻丞。补任尚书省令史,又授任太学助教、监察御史。上书弹劾平章政事仆散揆。有人说:“与宰相发生矛盾,为什么?”伯嘉说:“职责是这样。”任平凉治中,积功升官为莒州刺史。审理属县抢劫犯,伯嘉说:“人说饥寒为盗,如今他抢了二千钱,过月不用一钱说明什么?这一定是官兵捉不住其他的盗贼,捏造罪状来定罪罢了。”责问他们,果真如此。诏令与按察官一起调查编排户籍和百姓收入状况表,在香阁被召见。贞祐初,调任顺义军节度使。在家守父母丧,百日后,起用为震武军节度使兼宣抚副使,掌控太和岭各险要关口。不久改任枢密院事。不到一月,改任知河南府事。这时,刚经过打仗后,缺少军粮,伯嘉命令运送枣栗菜根补充军队,属下都认为便当。兴定元年(1217),主管河中府,担任宣差都提控,没多久,召任吏部尚书。二年(1218),改任御史中丞。当初,贞祐四年(1216)十月,诏令用兵部尚书蒲察阿里不孙担任右副元帅,防备抵御潼关、陕州的敌人。临时驻扎在渑池土濠村,军队不战就溃散了。阿里不孙逃跑,丢失了佩带的虎符,改变姓名,躲藏在柘城县。监察御史完颜药师弹劾说:“阿里不孙的妻子儿女听说正在京师,不是不知道他的踪迹,请求追究到底。”主管官吏正要拘拿他的家人,皇帝特地下令释放,下诏说:“阿里不孙如能自首,当免死罪。”阿里不孙就让他儿子上书,请求带职赎罪。尚书省奏道:“阿里不孙叫他的儿子上书,还怀藏观望之心。”伯嘉弹劾说:“阿里不孙蒙受国家重托,掌握几万士兵,没有列阵就溃逃,丢弃虎符。追究他的罪情,这样如果不惩治,朝纲要败坏了,请求把他陈尸到集市上来警戒做臣子不忠心的人!”宣宗说:“中丞说得对,可是已经赦免他了。”阿里不孙终被除去名籍。五年(1221),起用为彰化军节度使,改任翰林侍讲学士。伯嘉贤良正直,不能随波逐流,曾经说过:“生作男子,应当有益国家惠泽百姓,其他的事情不可以做。”高汝砺正在谋求宠信把持权位,伯嘉议论事情总是和他抵触,因此诽谤伯嘉的人很多。元光元年(1222),因犯议事过激罪,降官遥授同知归德府事。二年(1223)三月,任遥授集庆军节度使,代理参知政事。不久,伯嘉有病。六月,逝世。

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