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常见的知识点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_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 B(或A B);
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记为A B(或 ,且 )
3)交集:A∩B={x| x∈A且x∈B}
4)并集:A∪B={x| x∈A或x∈B}
5)补集:CUA={x| x A但x∈U}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 A B;②A∪B=B A B;③A B C uA C uB;
④A∩CuB = 空集 CuA B;⑤CuA∪B=I A 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①A∩A=A,A∩B=B∩A;②A∪A=A,A∪B=B∪A;
③Cu (A∪B)= CuA∩CuB,Cu (A∩B)= CuA∪CuB;
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高中数学知识点重点总结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
(1)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2)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函数的表示方法:(1)解析法:明确函数的定义域
(2)图想像:确定函数图像是否连线,函数的图像可以是连续的曲线、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
(3)列表法: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可以反应定义域的特征。
4、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f(x),(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y=f(x),(x∈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2)画法
A、描点法:B、图象变换法: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对称变换,即平移。
(3)函数图像平移变换的特点:
1)加左减右——————只对x
2)上减下加——————只对y
3)函数y=f(x)关于X轴对称得函数y=-f(x)
4)函数y=f(x)关于Y轴对称得函数y=f(-x)
5)函数y=f(x)关于原点对称得函数y=-f(-x)
6)函数y=f(x)将x轴下面图像翻到x轴上面去,x轴上面图像不动得
函数y=|f(x)|
7)函数y=f(x)先作x≥0的图像,然后作关于y轴对称的图像得函数f(|x|)
高考数学重要知识点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字写成的形式的记数方法。
2、统计图:形象地表示收集到的数据的图。
3、扇形统计图: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扇形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在扇形统计图中,每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与360°的比。
4、条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5、折线统计图: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6、确定事件包括:肯定会发生的必然事件和一定不会发生的不可能事件。
7、不确定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同;不确定。
8、事件的概率:可用事件结果除以所以可能结果求得理论概率。
9、有效数字: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的数字。
10、游戏双方公平: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
11、算数平均数:简称“平均数”,最常用,受极端值得影响较大;加权平均数12、中位数:数据按大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计算简单,受极端值得影响较小。
1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受极端值得影响较小,跟其他数据关系不大。
14、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15、普查:为了一定目的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调查;考察对象全体叫总体,每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16、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个体叫样本(有代表性)。
17、随机调查:按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调查,总体中每个个体被调查的概率相同。
18、频数:每次对象出现的次数。
19、频率:每次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20、级差:一组数据中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
21、方差: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
21、标准方差:方差的算数平方根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
23、一组数据的级差、方差、标准方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24、利用树状图或表格方便求出某事件发生的概率。
25、两个对比图像中,坐标轴上同一单位长度表示的意义一致,纵坐标从0开始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