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网 > 考试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语文 >

浙江高考语文检测试题

时间: 刘惠2 高考语文

  如何提高高考语文复习的效率,让语文复习变得更为有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浙江高考语文检测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浙江高考语文检测试题

  一、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毗邻(pí) 山岚(lán) 市侩(huì) 前倨后恭(jù)

  B.氛围(fēn) 靓妆(liàng) 考量(liáng) 酩酊大醉(dǐng)

  C.尺牍(dú) 揶揄(yé) 剽悍(piāo) 提纲挈领(qì)

  D.摒弃(bìng) 悚然(sǒng) 翘首(qiáo) 剑拔弩张(nǔ)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他的演讲旁征博引,典故信手拈来,同时讲究语言艺术,文采蜚然而又言简意赅,没有一丝拖沓累赘,显示了深厚的语文功底。

  B. 梅里雪山矗立在天边,巍峨挺拔,神秘莫测;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汇成清澈的溪流。

  C. 街角的长凳上坐着一个老头,他戴着一定皱巴巴的帽子,帽沿耷拉在前额上,眼袋松弛下垂,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

  D. 人类的一些发明创造常常模仿动物的某种结构和功能,如苍蝇的平衡棒发明了振动螺旋仪,根据鱼的形状发明了船及汽车的流线形造型。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传道教祖师张道陵曾在鹤鸣山修道,但因为四川有两座鹤鸣山,以至他到底在其中的哪座山修道,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作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重情重义,推崇知恩图报、一诺千金、舍生取义;那种忘恩负义、见利忘义、背信弃义之人,历来为人们所不耻。

  C.媒体认为,俄罗斯对土耳其实施的制裁是把双刃剑,它虽然给土耳其的经济以打击,但也会影响本已疲软的俄罗斯经济。

  D.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方案终于要粉墨登场了,3月9日,人社在接受采访时说,方案将在年内公布,并征求公众的意见。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加快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对于提高农民增收致富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B.风景名胜区近期实施环境整治,区内某家餐馆原本立着的一块广告牌,因不符要求被列入拆除范围,将主动完成拆除和清理工作。

  C.杭绍城际铁路长约21.2公里,共设八个站,建成通车后与杭州5号地铁线可以实现完全无缝对接,将大大缓解杭州地区的交通压力。

  D.中国与俄罗斯两国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双方要把握机遇,本着战略互信的原则开展合作,努力形成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5.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休眠中的北乌兰哈达火山是座活火山,在地质历史的第

  四纪晚期,曾经因地壳震动而催动岩浆经管状通道喷涌而出,________,又使其在重力作用下降落,形成玄武质黑色降落渣锥。当岩浆中挥发成分减少,喷发能量减弱,________,形成陡峭的溅落锥。这是典型的中心式火山喷发的特征,这种喷发的火山会形成明显的火山锥。

  ① 强大爆发力将岩浆碎屑物喷向高空 ② 岩浆碎屑物被强大爆发力喷向高空

  ③ 火山岩上溅落火山碎屑物 ④ 火山碎屑物溅落在火山岩上

  A.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6.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⑴⑵两题。(5分)

  表一 大学生选择网购的原因调查表

原因

价格优惠

购物方便

实体店买不到

受同学影响

质量保证

其他

百分比

25.1%

17.2%

26.6%

15.1%

13.5%

2.5

  表二 大学生网购时关注因素调查表

因素

款式

品牌

售后服务

质量

价格

其他

百分比

24%

7.1%

17.4%

25.8%

22.7%

3.0%

  ⑴根据两表内容,概括大学生网购的特点。(3分)

  ⑵如果要开一家以大学生为主要顾客群的网店,请你提两条具体的建议。(2分)

  7. 某校举办“成大事者与小节”的辩论赛。针对正方的发言,请你为反方写一段辩词。要求反驳有力,表达有特色,120字以内。(4分)

  正方:我方认为成大事者需要拘小节。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大事都应该从小事做起,小事不愿做,不屑做,拒绝做,大事就只能成为空想。更何况成大事者必有众人帮助,如不拘小节,则难以服众,谈何成功?这不正说明了成大事者需要拘小节吗?

  反方:我方认为成大事者不需要拘小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罗丹说:“果然!照片说谎,而艺术真实。”这话含意深厚,道理何在呢?

  我们知道“自然”是无时无处不在“动”中的,物即是动,动即是物,不能分离。这种“动象”,积微成著,瞬息万变,不可捉摸。能捉摸者,已是非动;非是动者,即非自然。照片于物象转变之中,摄取一角,强动象以为静象,已非物之真象了。况且动者是生命之表示,精神的作用;描写动者,即是表现生命、描写精神。自然万象无不在活动中,即是无不在“精神”中,无不在“生命”中。

  但是艺术是否能表现“动”呢?艺术怎样能表现“动”呢?我们拿一张照片《行步的人》和罗丹雕刻的《行步的人》一比较,就觉得照片中人提起了一只脚,而凝住不动,好象麻木了一样;而罗丹的石刻确是在那里走动,仿佛要姗姗而去了。罗丹说:“你们问我的雕刻怎样会能表现这种‘动象’?其实这个秘密很简单。我们要先确定‘动’是从一个现状转变到第二个现状。画家与雕刻家之表现‘动象’就在能表现出这个现状中间的过程。他要能在雕刻或图画中,使我们观者能同时看见第一现状过去的痕迹和第二现状初生的影子,然后‘动象’就俨然在我们的眼前了。”

  这是罗丹创造动象的秘密。罗丹认定“动”是宇宙的真相,惟有“动象”可以表示生命,表示精神,表示那自然背后所深藏的不可思议的东西。这是罗丹的世界观,这是罗丹的艺术观。

  罗丹自己深入于自然的中心,直感着自然的生命呼吸、理想情绪,晓得自然中的万种形象,千变百化,无不是一个深沉浓挚的大精神。这个自然的精神凭借着物质,表现出花,表现出光,表现出云树山水,以至于鸢飞鱼跃、美人英雄。所谓自然的内容,就是一种生命精神的物质表现而已。

  “自然”本是个大艺术家,艺术也是个“小自然”。自然创造的过程,是精神的物质化;艺术创造的过程,是物质的精神化。罗丹深明此理,他的雕刻是从形象里面发展,表现出精神生命,不讲求外表形式的光滑美满。但他的雕刻中确没有一条曲线、一块平面而不有所表示生意跃动,神致活泼,如同自然之真。

  罗丹的雕刻最喜欢表现人类的各种情感动作,因为情感动作是人性最真切的表示。罗丹和古希腊雕刻的区别也就在此。希腊雕刻注重形式的美,讲求表面的美,讲求表面的完满工整,这是理性的表现。罗丹的雕刻注重内容的表示,讲求精神的活泼跃动。所以希腊的雕刻可称为“自然的几何学”,罗丹的雕刻可称为“自然的心理学”。

  自然无往而不美。普通人所谓丑的如老妪病骸,在艺术家眼中无不是美,因为也是自然的一种表现。果然!这种奇丑怪状只要一从艺术家手腕下经过,立刻就变成了极可爱的美术品了。

  艺术家是无往而非“美”的创造者,只要他能真把自然表现了。

  (选自宗白华《看了罗丹雕刻以后》,有删改)

  8. 下列对罗丹艺术特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捕捉自然动态变化的每个细节,用物象表现自然的真相。

  B.注重表现自然内在的精神生命,不讲究作品外在的艺术形式。

  C.深入自然中心,感受其气息,通晓其变化,刻画其心理。

  D.关注人类的各种情感动作,善于表现人类精神的活泼跃动。

  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判断,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在艺术家眼中,自然无往而不胜,是因为艺术家可以凭借自己的艺术创造去修补自然本身的缺陷。

  B.罗丹不仅能从自然物质的“动象”中体悟到自然的真相,而且能用创作表现自然背后深藏的生命精神。

  C.古希腊雕刻艺术讲究形式,求完整,偏理性;而罗丹雕刻讲内容,求品质,偏感性,表现风格完全相反。

  D.艺术家是“美”的创造者,无论怎样奇丑怪状的物体,只是一经艺术家的手,立刻就变成了极可爱的艺术品。

  10. 联系全文,谈谈对“照片说谎,而艺术真实”这句话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①桑吉此时正站在望得见小学校、望得见小学校操场和红旗的山丘上,对着水汽芬芳的空气,学着老师的口吻:“桑吉!”

  ②然后,他笑起来:“对不起,老师,桑吉逃学了!”

  ③此时,桑吉越过了丘冈,往南边的山坡下去几步,山坡下朝阳处的小学校和乡镇上那些房屋就从他眼前消失了。他开始顺着山坡向下奔跑。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样,并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奔跑,而是为了让柔软的风扑面而来,为了让自己像一只活力四射的小野兽一样跑得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春天里,草坡在脚底下已经变得松软了,有弹性了。很像是地震后,他们转移到省城去借读时,那所学校里的塑胶跑道。

  ④脚下出现了一道半米多高的土坎,桑吉轻松地跳下去了。那道坎是牦牛们磨角时挑出来的。

  ⑤他跳过一丛丛只有光秃秃的坚硬枝干的雪层杜鹃,再过几天,它们就会绽放新芽,再有一个月,它们就会开出细密的紫色花朵。

  ⑥挨着杜鹃花丛是一小片残雪,他听见那片残雪的硬壳在脚下破碎了。然后,天空在眼前旋转,那是他在雪上滑倒了。他仰身倒下,听到身体内部的东西震荡的声音。他笑了起来,学着同学们的声音,说:“老师,桑吉逃学了。”

  ⑦老师不相信。桑吉是最爱学习的学生,桑吉还是成绩最好的学生。

  ⑧老师说:“他是不是病了?”

  ⑨“老师,桑吉听说学校今年不放虫草假,就偷跑回家了。”

  ⑩本来,草原上的学校,每年五月都是要放虫草假的。挖虫草的季节,是草原上的人们每年收获最丰厚的季节。按惯例,学校都要放两周的虫草假,让学生们回家去帮忙。如今,退牧还草了,保护生态了,搬到定居点的牧民们没那么多地方放牧了。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钱、向寺院作供养的钱、添置新衣裳和新家具的钱、供长大的孩子到远方上学的钱、看病的钱,都指望着这短暂的虫草季了。

  11桑吉的姐姐在省城上中学。父亲和母亲都怨姐姐把太多的钱花在打扮上了。而桑吉在城里的学校借读过,他知道,姐姐那些花费都是必需的。她要穿裙子,还要穿裤子。穿裙子和穿裤子还要搭配不同的鞋,皮的鞋、布的鞋、塑料的鞋。

  12桑吉说:“今年虫草假的时候,我要挣两千元。一千元寄给姐姐,一千元给奶奶看医生!”

  13所以,他就打定主意逃学了。

  14奔跑中,他重重地摔倒在一摊残雪上,仰身倒地时,胸腔中的器官都振荡了,脑子就像篮球架上的钢圈被敲击过后一样,嗡嗡作响。

  15桑吉庆幸的是,他没有咬着自己的舌头。

  16然后,他侧过身,让脸贴着冰凉的雪,这样能让痛楚和脑子里嗡嗡的蜂鸣声平复下来。

  17这时,他看见了这一年的第一只虫草!

  ………

  18桑吉一直匍匐在草地上,他的一双膝盖很快就被苏醒的冻土打湿了。他的眼睛为了寻找这短而细小的虫草芽都流出了泪水。一些把巢筑在枯草窠下的云雀被他惊飞起来,不高兴地在他头顶上忽上忽下,喳喳叫唤。

  19和其他飞鸟比起来,云雀飞翔的姿态有些可笑。直上直下,像是一块石子、一团泥巴,被抛起又落下,落下又抛起。桑吉站起身,双臂向后,像翅膀一样张开。他用这种姿势冲下了山坡。他做盘旋的姿态,他做俯冲的姿态。他这样子的意思是对着向他发出抗议声的云雀说,为什么不用这样漂亮的姿态飞翔?

  20云雀不理会他,又落回到草窠中,蓬松着羽毛,吸收太阳的暖意。

  21在这些云雀看来,这个小野兽一样的孩子同样也是可笑的,他做着飞翔的姿态,却永远只能在地上吃力地奔跑,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像一只笨拙的旱獭。

  (节选自阿来《三只虫草》,有删改)

  11. 文章第②段的描写,表现了桑吉怎样的心理?(3分)

  12. 赏析下面画线的句子。(4分)

  ⑴ 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样,并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奔跑,而是为了让柔软的风扑面而来,为了让自己像一只活力四射的小野兽一样跑得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⑵ 她要穿裙子,还要穿裤子。穿裙子和穿裤子还要搭配不同的鞋,皮的鞋、布的鞋、塑料的鞋。

  13. 分析小说第⑩段的作用。(4分)

  14. 有人认为,描写云雀的文字是小说的赘笔。谈谈你的看法。(4分)

  15. 联系全文,探究小说的主旨。(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学舍记

  (宋)曾巩

  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

  而是时,家事亦滋出。由斯以来,西北则行陈、蔡淮、汴,出于京师;东方则绝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出于东海上;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至南海上。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蛟鱼汹涌湍石之川,风波雾毒不测之危,此予之所单游远寓,而冒犯以勤也。衣食药物,庐舍器用,箕筥碎细之间①,此予之所经营以养也。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之所遘祸而忧艰也。太夫人所志,与夫弟婚妹嫁,四时之祠,属人外亲之问,王事之输,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

  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盖其一二之粗也。得其闲时,挟书以学,于夫为身治人,世用之损益,考观讲解,有不能至者。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而追古今之作者为并,以足予之所好慕,此予之所自视而嗟也。

  今天子至和②之初,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予之力无以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或疾其卑,或议其隘者,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砻饭,芑苋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坚木好、高大之观,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遂历道其少长出处,与夫好慕之心,以为《学舍记》。

  【注】①筥(jǔ):圆形的竹筐。②至和: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 并:比肩

  B.家事亦滋出 滋:生发

  C.而冒犯以勤也 冒犯:遭遇

  D.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遂:符合

  17.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南方则载大江 故木受绳则直

  B.太夫人所志 重为乡党所笑

  C.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 樊哙侧其盾以撞

  D.遂历道其少长出处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叙述学习“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语言朴素,看似平平说起,却包含了作者关注“道”与“文”的内容,为后面述志奠定了基础。

  B.因家庭变故多,曾巩为生计四处奔波,历经艰辛;文章用一组排比句,在不动声色中,将跌宕起伏的一生描绘到极致,读来令人动容。

  C.面对漂泊的环境、艰辛的生活条件,作者仍然泰然自若,一有空闲,就看书学习。这都是因为有坚定的追求,“随其志而有待也”。

  D.本文既可看作是求学记,又可看作是作者前半生的自传总结,最后一段表明曾巩安于贫困,不求闻达、蔑视权贵的高贵品质。

  19. 用“/”给文中花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之所遘祸而忧艰也

  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于夫为身治人,世用之损益,考观讲解,有不能至者。

  ②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

  (二)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鹊 踏枝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①?穿帘海燕②又飞去。

  满眼游丝③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①细钿: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②海燕:传说燕子来自海上,故称“海燕”。③游丝:指在空中飞扬的虫丝。

  21.上阕中“六曲阑干偎碧树”的“偎”字富有特色,请作赏析。(2分)

  22.结合“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两句,分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其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大学》章句)

  23. 这段话中“格物”“致知”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24. 根据这段话,分析“格物”与“致知”的关系。(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①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

  ② 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③ 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④ 有如此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⑤ 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班会课上,老师讲解木桶理论,即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由此引导同学正视自己的薄弱学科和各门学科的薄弱点,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不少同学对此表示赞同。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强化自身的优势,发挥长处,这样才能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才。比如高校自主招生,尤其青睐在某一学科有优异表现或创新潜质的学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高考语文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D 2. B 3. C 4. D 5. C

  6.(1)大学生网购关注商品的款式是否独特新颖、价格是否实惠、质量是否可靠以及商家的服务状况。(3分,一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2)调查大学生的需求,及时组织款式时新、功能独特的新产品;拓宽进货渠道,降低成本,使商品价廉物美,性价比高;提高服务质量,让购物更方便,服务更到位;进行定向宣传,扩大商家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口碑。(2分,建议具体、合理,一点1分)

  7.示例:对方把“小节”误解成“细节”了,“小节”绝非“细节”!“细节”是构成事物的基础,是要素,不可忽视;而“小节”是指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李白不拘小节,成为一代文豪;牛顿不拘小节,成为经典物理学界的泰斗!(4分。反驳有理有力,2分;能运用论证方法或修辞手法来表达,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9分)

  8. D 9. B

  10.世上没有完全静止的物质,“动”才是自然的生命精神,是自然的“真相”;艺术家可以通过自己的艺术创造表现“动”,而照片却难以表现。(3分,两个要点,一点1分,两点3分,意思符合即可)

  (二)(20分)

  11.桑吉逃学去挖虫草,他的心里是矛盾的:即为能帮助家人而感到欣慰,又觉得对不住老师,有些无奈和愧疚。(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2. ① 将自己比作活力四射的小野兽,体现桑吉在自然中尽情奔跑的畅快。②用朴素、平实的语言,凸显桑吉细腻、善良、善解人意的心理特点。(4分,每句2分,手法和作用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

  13.①补充说明桑吉逃学的原因,使情节更完整;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体现桑吉聪明懂事、敢于担当家庭困难的特点;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启发读者思考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丰富小说主题。(4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符合即可)

  14.示例1:看似赘笔,实则蕴意深意。一是对比映衬,用云雀直上直下的简单姿态衬托时间敢于迎接生活挑战、勇于抗争的少年风貌;二是淡化对现实描写的沉重,增添小说空灵的感觉,增加了表达的张力。(一点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示例2:的确是赘笔。与主题表现无关,插入突兀,给人不自然的感觉;使文章结构松散,有画蛇添足之嫌。(每点1分,不超过2分)

  15.①通过塑造身处经济拮据的家庭,但聪明懂事、勇于担当、坚韧顽强的桑吉形象,抒发藏区孩子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②借助桑吉纯真、机智、好奇的视觉,描绘了藏区春天的新奇与鲜活,把大自然的神奇与儿童的纯良融合在一起,启发人们思考自然与生命的关系;③在万物苏醒的春天,好学的孩子却不得不逃学挖虫草以济家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贫困对教育的影响;④保护环境就得退牧还草,想要生活好,还得挖虫草,引导读者探究如何解决生态保护与追求发展之间的关系。

  (5分,一点3分,两点5分,须有观点有分析,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每小题3分)

  (一)(19分)

  16.B 17.C 18.D

  19. 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之所遘祸而忧艰也。(3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1)对于如何修身治民,对社会现存的一切何者当增、何者当损,我都有很多方面没有考察分析。

  (2)像我这样愚拙的人,哪能轻易搬到而敢去想它呢?

  (7分,第(1)句4分,第(2)句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二)(7分)

  21.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绿树与阑干彼此交映的景象,“偎”字又有亲昵的神态,反映出观景人缺少慰藉、寂寞孤单的心情。(2分,表达特色、作用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

  22.刻画了一位独守空闺、孤独寂寞的女子形象。女主人公整日孤单,好不容易谁浓梦好,偏是莺语惊醒,美好的梦境消失无踪;“乱”字暗示心情烦乱,“无处寻”写出了伤感与惆怅(5分,需结合诗句分析。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三)(5分)

  23.“格物”,直接接触事物而穷究其中之理;“致知”,致使知性通达,融会贯通。(2分,一点1分)

  24.天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用人的灵性去探究、去认识、去辨知天地万物,从而获得深刻的认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是格物的深化和目的(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四)(6分)

  25.(1)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

  (2)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3)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4)而为秦人及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

  (5)疏林不做美 淡烟暮霭相遮蔽

  (6分,每空格1分。有差错不得分)

  四.作文(60分)

  26.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分五等评分。

  一等:51—60分

  二等:45—50分

  三等:39—44分

  四等:33—38分

  五等:32分一下

17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