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网 > 考试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语文 >

河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分析

时间: 刘惠2 高考语文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加油,努力,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河北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河北高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椽(chuán) 着(zháo)衣 猗(yí)郁 夙(sǜ)愿

  B.謇(jiǎn)言 诟(gǎu)病 伶俜(ping) 青青子衿(jīng)

  C.流觞(shāng) 蟊(máo)贼 遥岑(cén) 孱(càn)头

  D.啮(niè)齿 煴(wēn)火 簪(zān)笏(hù) 绸缪(chóu móu)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霰弹 馔玉 雾埋 觊觎

  B.锱铢 污诟 皆为慧连 流憩

  C.懿范 门衰琸薄 付梓 坍缩

  D.盗跖 重湖叠巘 佛狸祠下 饕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前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B.中韩两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C.面对他人的困难与无助,我们理应伸出援助的双手,雪中送炭,而不是袖手旁观,洞若观火。

  D.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很多有“超前意识”的家长从小就对孩子加大英语学习的投入,少儿英语学校和培训班门庭若市、财源滚滚,中文反遭冷落。

  B.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我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C.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D.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国防生的培养,初步形成了科学文化学习与军政训练并重、院校教育培养与军人实践锻炼结合的格局。

  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觉得当务之急应该是对我们的文化——中国文明,作一个全面的重新评估。 ,

  。   。   。   ,    。

  ①写完这本文明史以后

  ②重新做一个评价,而且这个评价要客观、理性

  ③应该从我们的哲学、文学、艺术、音乐、戏曲各方面

  ④我们需要重写一部中华文明史

  ⑤要借助海内外所有的专家,一起来

  ⑥至少我们的大学里头,要好好地写一本教科书

  A ③②①⑥⑤④ B ③②⑤④①⑥ C ⑤③②①④⑥ D ⑤③①④②⑥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弟子中,颜回好仁,子路好商,子贡好勇,冉求好政。孔子根据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论语》)

  B.东汉末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募义兵,刘备、张飞、关羽就是在刘焉张榜招兵那天认识的,第二天三人结拜成为弟兄。(《三国演义》)

  C.高老头去世后,只有拉斯蒂涅和一个实习的医学学生张罗着他的丧事,两个女儿女婿只派了两辆空车跟在灵柩后面,送葬费是拉斯蒂涅卖掉金表支付的。(《高老头》)

  D.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大卫·科波菲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文学新人的“被阅读”

  徐则臣

  ①打开一本书,如果你不能在60天内看完,那么对不起,你必须跟这本书说再见。阿根廷独立出版人埃特纳日前发明了这种“不等人的书”,这是一本拉美文学新人的作品集,用某种新型墨水印制而成,一旦接触到空气和阳光,字迹就开始逐渐变淡,两个月后会还原成白纸。

  ②埃特纳策划这本书的初衷不在于发动一场出版和阅读革命,他只想让这本书里汇集的拉丁美洲的文学新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大家关注,短到在他们被遗忘之前,能让执文学权杖者和别的出版人看见他们,让他们在接下来的第二本书里延续微弱的文学生命——鉴于文学新人的出头之难,处女作中潜藏的文学生命的确太过微弱:它的印数不会多,市场不会大,关注的人极为有限,时刻面临被无数新的出版物覆盖和再也露不出水面的可能。如果他们的第一本书不能在短期内被关注,就很难有机会出版第二本,文学之路可能就此画了句号。

  ③所以,这本“不等人的书”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文学新人“不被阅读”的焦虑,不是书不等人,而是文学新人等不了人。作家在起步之初有时候就这么脆弱,他可以沉默着写,但他扛不住写作之外的世界对他报以更大的沉默。如果他的第一拳就打到棉花甚至空气上,他通常怀疑的不是棉花和空气,而是自己的手。一定有人说,文学是长跑,成大事者,必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换句话说,要耐得住不被阅读的沉默。可是,不在乎是否被阅读的大师确有人在,无视读者的文学新人还很少见。大师们不管怎么不在乎,读者也会蜂拥而至,若新人不在乎,那可能就真的门可罗雀了。

  ④第一本书传播的重要性如果直接移植到中国,也许会遭受异议:中国有数目惊人的文学期刊,只要写得足够好,总有地方发表,只要在众多期刊里周游列国,保持足够高的出镜率,总可以从新人成长为名家,大可不必在“第一本书”的树上吊死。但现在,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专业作家与业余作家格局业已解体,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文学越来越边缘化,文学期刊日渐式微,读者量小,关注度低,它对作家的培养功能和选拔功能都在受到质疑。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介入,市场运作的成熟,使得不管是文学大家还是文学新人,都不能无视更广阔更有生机的出版市场的存在了。写作可以更方便更直接地进入市场,而不再必然需要文学期刊这一传统媒介。

  ⑤“不等人”的书用心之良苦,暗含的是“被阅读”与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虽然靠逐渐消失来“要挟”别人读,更多的像是行为艺术或者促销噱头,并不足取。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确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需要有更多的阅读回应,有效性的阅读甚至可以反作用于创作的再生产,但归根结底,“可持续”的动力还是来自内心,来自作家自身对于文学的坚持甚至信仰。这是自己内心竖起的标杆,并不必须仰赖外部世界的耐心。

  ⑥在这个意义上,60天即消失的书不是一个写作者的志向所在。文学新人需要“被阅读”,但也要追问,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艺术创造给人阅读?你所期待的是抢在消失前的一次性、即时性阅读还是更长久的、可持续性的阅读?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当然希望更多的人看见我的文字,但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写出值得别人一读再读的文字,哪怕要等得更久。每一次打开,所有的文字都在,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沉实,坚定,它们给我的信心和内心的安妥,胜过最终化为空无的著作等身,以及所有的荣誉。

  (2012年9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列有关“不等人的书”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种“不等人的书”,是一本由阿根廷独立出版人埃特纳日前发明并策划的拉美文学作品集,用某种新型墨水印制而成,一旦接触到空气和阳光,字迹就逐渐变淡,不久后会还原成白纸。

  B.埃特纳策划这本书的并不是想要发动一场出版和阅读革命,他只想让这本书里汇集的拉丁美洲的文学新人能尽早,早到在他们被遗忘之前,让文学泰斗和别的出版人看见他们,让他们在接下来的第二本书里延续微弱的文学生命。

  C.鉴于文学新人的出头之难,文学新人的作品中潜藏的文学生命的确太过微弱,印数不多,市场不大,关注人员有限等因素,埃特纳策划这本书是为了让这些文学新人可以尽快得到关注。

  D.这本“不等人的书”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文学新人“不被阅读”的焦虑,不是书不等人,而是文学新人等不了人。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在起步之初有时候是脆弱的,他可以沉默着写,但他扛不住写作之外的世界对他报以更大的沉默。如果他的第一本书没有受到关注,他往往容易丧失信心,甚至怀疑整个社会的阅读市场发生了某种偏移,从而影响到他的再度创作。

  B.作为大师,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有着独特的感受力,他们对于自己作品的评价并不来源于读者,因此对于自己的作品是否被阅读并不在乎,然而文学新人很少能做到这一点。

  C.现在,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专业作家与业余作家格局已经解体,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文学越来越边缘化,文学期刊日渐式微,读者量小,关注度低,它对作家的培养功能和选拔功能都在受到质疑。

  D.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确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需要有更多的阅读回应,但归根结底,“可持续”的动力还是来自内心,来自作家自身对于文学的坚持甚至信仰。这是自己内心坚守的事物,并不必须仰赖外部世界的耐心。

  9.下列不属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

  A.60天即消失的书不是一个写作者的志向所在,文学新人需要“被阅读”,但也要追问,你是否可以提供更好的、更有深度的作品给读者阅读。

  B.作为一个写作者,作者当然希望更多的人看见自己的文字,但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写出值得别人一读再读的文字,哪怕要等得更久。

  C.“不等人”的书用心之良苦,暗含的是“被阅读”与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是更多的像是行为艺术或者促销噱头,不太可取。

  D.新媒体的介入,市场运作的成熟,写作可以更方便更直接地进入市场,而不需要文学期刊这一传统媒介。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 每小题3分)

  诸葛孔明

  陈 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偪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谲也。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达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邽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辩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大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谲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达之言则然。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下奇才也!”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其少戒也。

  (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 敌:匹敌

  B.此易与耳 易:容易

  C.仲达按行其营垒 按:查办

  D.未有能谅其心者 谅:推想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以其遭时之难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而论之者多异说 弃甲曳兵而走

  C.书生之论 廉颇,赵之良将也

  D.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 倘育而为风露所感

  12.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

  B.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诸葛亮的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C.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邽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关于仲达诋毁诸葛亮、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

  D.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书生式的迂腐议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

  河北高考语文试卷第二部分

  四、(31分)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4分)

  (2)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4分)

  (3)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其少戒也。(4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 首联中与“夕次”的“次”相照应的词语有哪几些? (4分)

  (2) 从全诗来看,作者“未眠”原因有哪些? (4)

  15.古诗文填空。(8分)

  (1)固时俗之工巧兮,____________。背绳墨以追曲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

  (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4)闾阎扑地,____________;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____________,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6.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3分)

2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