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网 > 考试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语文 >

宁夏2017高考试卷语文及语文押题试题

时间: 刘惠2 高考语文

面对高考,静静心,易发挥;动动脑,考得好。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宁夏2017高考试卷语文,仅供大家参考!

语文押题试题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论述题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士节”

王学泰

“士节”这个词有点“古”,现在很少有人用了。最初“士”就是成年男子的通称,周代至春秋时期多指贵族最低的一个阶层,后来遂指有一定的社会管理知识能够进入官僚阶层的人们,再后来则指读书人。“士节”也就是“士”所应该有的节操,包括操守和尊严。用现代语言来说,“士节”实际上是士人的角色意识的自我认定,士人在严守士节中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士。

作为角色意识的士节的形成于贵族社会,士在那个社会里是军人和下层官吏,社会要求他们必须自尊自爱和遵守某些原则,社会也为这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那时士遵守士节是极其自然的。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等级流动,士人存在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士人对如何保持自己的尊严与操守感到茫然,但士节还是保存了下来了,只是此后的士节的张扬不再靠制度、而是靠统治者的宽容尊重和士人自我意识的坚守了。

从历史的总趋势来说,专制越来越加强,导致士人所受到的尊重就越来越差。

秦代以后,士节外部条件总倾向是越来越恶劣,士人在皇帝眼中越来越像奴仆,他们用刑罚和名利双向消解着士节。

士节是士人的灵魂。这在两汉很突出,给后世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两汉有的士人竟敢触动皇权专制制度下最为敏感的帝位问题。他们看到国家动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遵循原始儒家的“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理论,要求皇帝下诏“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这种做法简直就是与虎谋皮,表现出坚挺的士节。东汉末年的“党锢之争”中广大士人面对宦官的镇压与迫害,前赴后继,宁死不屈。两汉之所以士节高涨,这与汉朝初年,士人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否定了秦朝的绝对专制,以及士人有意识师法先秦密切相关,另外汉代皇帝经常提倡与褒奖气节,于此也有一定的效用。

三国魏晋南北朝期间,虽然也有较安定的时候,但毕竟很短暂,社会动乱是主流,士人也像普通人一样把保持生命为第一要务,诸葛亮说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颇有代表性。而竹林七贤,兰亭雅士,则是当生命稍有保障时便是抓紧时间享乐的典型代表。乱世的残酷现实与求生的强烈欲望交织促进人性的觉醒,士人感觉到纯粹的“本我”更重要,所以属于角色意识的“士节”被淡化了。

到了清代,争着抢着做忠臣的现象不多,没有了忠臣,“士节”无由表现,晚清是士节全面低落时期。士风的颓靡完全暴露出来。当然,清末不是完全没有坚持士节的士人了,自海寇西来,欧风东渐,传统的宗法制度开始解体,士农工商这种传统的社会分层也已动摇,这样有别于士人的新型知识分子逐渐出现。最典型的像为变法自觉献身的谭嗣同、献身于反清的烈士如徐钖麟、秋瑾、邹容等等。他们既是封建传统士人,也是最早思考自己权利和义务的人们,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有了初步独立公民意识的人们。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最初指成年男子,周至春秋时期指贵族最低一个阶层,后来指进入官僚阶层的有一定社会管理知识的人群,再后来指读书人。

B.“士节”是社会对士人操守和尊严的看法态度,是士人角色意识的自我认定和社会认可,这种角色意识形成于贵族社会。

C.春秋以来,礼崩乐坏,士人对如何保持自己的节操感到茫然,但由于统治者的宽容尊重和士人自我意识的坚守,士节仍得以张扬。

D.两汉时期,有的士人,依据儒家的有关理论,要求皇帝招贤纳才,禅让帝位,表现出坚挺的士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春秋以来,因为存在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真正符合最初标准的士人渐渐消失了,但士节却保存下来。

B.三国魏晋南北朝期间,由于生逢乱世,士人往往把保存生命视为第一要务,或者抓紧时间及时享乐。

C.乱世的残酷和求生的欲望促成了人性的觉醒,士人开始追求更加纯粹的自我,而不再重视属于角色意识的士节。

D.晚清士风的颓靡得因于海寇西来、欧风东渐这样的外部变化,也有传统宗法制度瓦解、传统的社会分层开始动摇这样的内部因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上士人所受到的尊重之所以越来越差,是因为专制制度越来越强大,士人的地位也越来越低,士节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B.秦代以后皇帝一方面用刑罚威胁士人的生命,另一方面又用名利引诱士人的灵魂,两方面都在消解着士节。

C.由于汉代士人有意识的师法先秦,特别是秦亡的历史教训,否定了秦朝的绝对专制,因此两汉士节异常高涨。

D.虽然晚清士杰的低落,但依然有坚持士节的士人,只是他们有别于传统士人,因为他们开始考虑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初步具有独立的公民意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用一辈子改善自己

一慈

他是这个浮躁年代一开口就令人安静的人,他说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改善自己。

就像年轻时爱喝可乐,可中国人终会在岁月里明白茶的滋味。你走过的路越长,越接得住胡德夫歌声中的错综复杂。他的很多歌,乍一听是山河,细听却是岁月沉淀下来的骄傲和感伤,还有足以克服这个喧嚣时代的安静。

胡德夫说。“其实我的歌就是写我经历过的事情,对大自然的那种赞叹。在那个歌里面,我尽量用直白的方式,用咏叹。”

胡德夫说自己一个“意外歌手”。20世纪70年代初,他去台北一家咖啡厅驻唱,只是为了多赚一点收入,来为身患癌症的父亲筹措医药费。那时候胡德夫唱的主要是西方的民谣,他很少用麦克风的豪迈歌唱,被余光中形容为“宛如在厚壮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深沉大风箱。” 然后,在咖啡厅的角落,他碰到了李双泽,“李双泽这个朋友,他不是唤起我去唱我自己卑南族的歌的人而已,他对我说:‘你可以写歌。’”

但当时,胡德夫怀疑,说,大家都是拿个吉他唱英文歌,谁会愿意听一个原住民的歌,谁会愿意听台湾民谣呢?李双泽很坚持,他对胡德夫说:“你常常讲的,你小时候的那个山谷,你说你很快乐、你很想念那个地方,你说你在牛背上是一个王,天空的老鹰是你的向导……这个就是歌啊。”

胡德夫回去之后,把整个在山上的事情想了很久。“我早上四点钟就起来去喂饱我的牛;这时候老鹰飞上了天空,互相‘咦——’呼唤着在学习飞的小鹰,一家全在天上翱翔。我还可以跟它们对话,那‘咦’声响彻山谷。那时我躺在那个贫瘠的山坡上,但是我把它看成是我的草原,我是个骑士,腰系弯刀啊这样子。那个我不能忘记的,很得意……”

“我每次在大陆唱《牛背上的小孩》的时候,一个个小孩子会一副怅然的样子,欲哭无泪的样子。后来我问组织者:‘为什么底下有孩子哭呢?’他说:‘胡德夫你不知道,很多的小孩,都是逃出农村来的。你快乐地唱农村的事,对他们来讲不一定是那样的。哪个孩子不想跟都市的孩子平起平坐啊,或者是得到的知识一样多啊。所以你唱稻米、水牛、香蕉……会勾起他们的乡愁。’”胡德夫很感慨,他写的只是一个岛的乡愁,却引来这些孩子们很大的、浓浓的乡愁。

后来,胡德夫投身原住民权益运动,沉寂了很多年没有唱这首歌。一直到2005年、他55岁的时候,才再次把《匆匆》拿出来唱,“这时候感受和味道又不一样了。” 如今,在台东老家,胡德夫开了一家牛肉面店,在那里会朋友,写东西。他想告诉每天匆匆来去的都市人:“没有擦肩而过就结识到的朋友”,“从不认识,从那么繁忙,从根本不必打招呼,非常匆匆的脚步,乒乓乒乓当中,茫茫的人海里,能够结识到朋友,结识到好的事情,在里面觉得有在改善自己,我想说的是这个”,“连我这么老我都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改善自己。”

两个月前,胡德夫当祖父了。在《我们都是赶路人》一书里,他这样写道,“他(祖父)来山谷看我的时候,常把我抱在腿上唱古谣给我听。他每次唱的内容都不一样。虽然曲调相同,但歌词都是他当时的内心所想。就是祖先流传下来的千年古谣,我现在把它唱给你听。”

现在,那个“牛背上的小孩”也当祖父了。那个厚壮沧桑的身体里住着的深沉忧伤的大音箱已经在唱给孙子的歌了。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中“可乐”和“白茶”分别比喻胡德夫青年时代内心的激情躁动和经历岁月沧桑之后的淡定平和。

B.胡德夫走上歌唱生涯完全是一场意外,他需要钱给父亲治病而兼职唱歌,但后来他投生原住民权益运动,沉寂了很多年没有唱歌。

C.胡德夫在大陆唱《牛背上的小孩》很愉快,但台下许多小孩欲哭无泪,因为他们是不得已才逃到城市,模糊的歌声引起他们对故乡的思念。

D.根据文章,胡德夫所说的“改善自己”应该是改善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让自己对他人、对故土文化的传承更有价值。

5.下列对文章结尾一段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厚壮沧桑的身体里住着的深沉忧伤的大音箱” 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胡德夫歌唱技巧的复杂多变,既厚壮沧桑又深沉忧伤。

B.这句话体现了胡德夫在艰难岁月中已经长大成熟了,懂得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也懂得了对岁月的宽容,对自己的乐观。

C.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前者体现胡德夫艰苦岁月中的忧伤,后者体现他对传承祖先留下的文化的坚定信念。

D.这句话连接了童年的天真自由和晚年的深沉忧伤,给读者带来生命的沧桑感,但更多的是生命延续带来的希望。

E.我们应该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生命的博大与深沉,更好地珍惜当下的生活,不要等到失去了再懊悔。

6.“他是这个浮躁年代一开口就令人安静的人” 结合全文简析古德夫的歌让人安静的原因。(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带着钥匙去流浪

宗崇茂

钥匙插进锁孔,他忽然感到自己的手有些颤抖。还是那扇门,还是那把锁。左旋,右转,“咔嚓”一声脆响,门开了。

屋里静无声息,他放下背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处,一切仍是离开时的模样,梦中轻抚过千百遍的模样。桌椅、电器,甚至一本书的摆设也一如从前。他走进儿子的卧室,发现床头贴了几幅彩色的酷照,是周杰伦。他想起儿子曾在信中说过:“爸爸,我特崇拜周杰伦”。他的心里微微一笑:长大了,儿子真的长大了,也许这是他离别这么久以来家中最显著的变化吧。

他在纤尘不染的沙发中坐下。儿子还没放学,妻子尚未下班,太阳正走在西归的路上。他开始静待。他知道今晚妻会到菜市场多买一些菜回来。说实在的,他是一个不怎么爱做家务的男人,也许这是长年的漂泊生活使然,但妻的“放纵”也让他养成了许多的慵懒,一种带着暖意的慵懒。

此刻,他坐在那里,坐在久违的家中。他已确信自己不是处于颠簸与晕眩之中。他在等候妻与儿子回来。没有了距离也就没有了惯常挂在心头的那份遥远的思念。这一段等候过程的小小空白竟使他有些无所适从。

他瞥见了刚才放在茶几上的那枚钥匙,那枚让他得以很快坐进家中的钥匙,一阵复杂的情感忽然潮涌而至——亲爱的钥匙,咱们终于回来了……

每一个家都是一座城堡。他也拥有自己温暖的城堡。但许多年来,他似乎只是这座城堡中被授予了一枚金钥匙的荣誉居民;除了在梦里,他并不能随意开启且进出其中。命运总是让他别了又别,远了再远。他只能逐冰雪而居以流浪为邻。

“我是浪子/我戴着水浪的帽子/我戴着漂泊的屋顶/灯火吹灭我/家乡赶走我。”他说,对海子的这首诗感触尤深。他无法预知自己何时能够结束颠沛回归城堡,因为他无法确定命运的风向。

于是,他浪迹四方,身上却始终携带着家门上的那枚钥匙;这几乎成为一个无法摒弃的习惯或情结。因为不管多远,家门总在等待一个浪子的随时开启,尽管这种守望太过漫长而酸涩;因为不管多久,家门总不忍让一个游子在自家门外有片刻的耽延徘徊。他回来了,像一个日常居家的男人,早上出去,晚上又轻轻开门进来。

有多少钥匙不能为门驻守?有多少人不能为家停留?如果问一把钥匙有什么梦,那它的梦一定是一扇门;如果问一个浪子有什么梦,那他的梦一定是一个家。它和那扇门,他和那个家,关山万里常在梦中相惜。故乡,天涯,梦境,现实;时空裂为深渊。所有的伤痛与温馨,只有在分离的状态下得以弥合和完整。

他回忆起与那枚钥匙所共有的一次悲喜交集的经历……

那是在一个几百里渺无人烟的草原深处。他和一帮民工兄弟在那里做工。有一天,当他拖着黄昏疲惫的影子回到帐篷时,一摸口袋,发觉那串钥匙不见了。他焦急万分,因为里面有伴随了他多年的那枚钥匙。他不能让它遗失于空荡荡的冰雪世界,否则他的心会像失去了锚的小船更加茫然不安。到底在哪里丢失了呢?兄弟们提醒他:会不会落在了工地?在茫茫的草原上,那里也许是惟一的可寻之处了。

他拉上一位兄弟,趁天色还亮赶紧回到工地找寻。但半个时辰过去了仍一无所获。他想起中午曾在一片雪地上换衣服。怀着最后一线希望,他开始向那片厚厚的雪地仔细搜寻。

找呀,扒呀。他的双手已冻得紫红麻木。看到了,终于看到了!兴备像一只皮球在没有弹性的草地上一蹦老高!他似一个黑暗中寻觅了很久的地下党员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组织。一枚失而复得的钥匙,此刻带给他的是如同一个家的温暖与感激。倘若可能,他相信那枚钥匙同样会情不自禁地与他相拥而泣。此时,月光已白露一样洒落草原……

岁月的风尘遮掩不住那枚钥匙所发出的锃亮光芒。无数个黑夜里,他摩挲着钥匙并久久怀想。他喜欢这种感觉:让钥匙坚实的齿口轻轻啮咬自己的掌心,似乎也咬住了数千里以外的那盏灯火。

这么多年来,他和它彼此依恋不曾背离。仿佛一种象征,一种慰藉;一个期待,一个寓言——甚而说,这枚流浪的钥匙,已成为他苦难心灵的一个护身之符。

(选自《流浪途中的玫瑰》,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描写他打开家门时手在颤抖的细节,表现了他经历了长久的流浪生活之后对家里的一切是否会发生变化的不安的感受。

B.文章在结构上用了明暗双线,虚实结合的写法,他的流浪与回归的经历处于明线,是实写;他的妻儿在家中的生活是暗线,是虚写。

C.文章画线语句表明主人公对如此漫长的分离的感谢之情,因为有了这样的分离,他才会更加珍惜家的温暖。

D.他在渺无人烟的荒原上,寻找一把钥匙的片段,衬托出他在异乡生活的艰苦孤独,表现了他的心灵一直处于无家的状态。

8.文章第二段描述的家里的场景有怎样的特点及作用?(5分)

9.请结合文章,分析“钥匙”的丰富意蕴。(6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铣,字子钟,安阳人。父升,官参政。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孝宗实录》,与同官见太监刘瑾,独长揖不拜,由是忤瑾。书成,出为南京吏部主事。瑾败,召复故官,充经筵讲官,进侍读。引疾归,作后渠书屋,读书讲学其中。

世宗即位,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三年集议大礼,久不决。大学士蒋冕、尚书汪俊俱以执议去位,其他摈斥杖戍者相望,而张璁、桂萼等骤贵显用事。铣上疏求去,且劾璁、萼等曰:“臣究观议者,其文则欧阳修之唾余,其情则承望意响,求胜无已。悍者危法以激怒,柔者甘言以动听。非有元功硕德,而遽以官赏之,得毋使侥幸之徒踵接至与?臣闻天子得四海欢心以事其亲,未闻仅得一二人之心者也。赏之,适自章其私昵而已。夫守道为忠,忠则逆旨;希旨为邪,邪则畔道。今忠者日疏,而邪者日富。一邪乱邦,况可使富哉!”帝览之不悦,令铣致仕。阅十五年,用荐起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擢南京礼部右侍郎。未几疾作,复致仕。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敏。

铣少轻俊,好饮酒,尽数斗不乱。中岁自厉于学,言动皆有则。尝曰:“学在治心,功在慎动。”又曰:“孟子所谓良知良能者,心之用也。爱亲敬长,性之本也。若去良能,而独挈良知,是霸儒也。”又尝作《政议》十篇,其《序》曰:“三代而上并田封建其民固故道易行三代而下阡陌郡县其民散故道难成况沿而下趋至今日乎然人心弗异系乎主之者而已。”凡篇中所论说,悉仿此意。世多有其书,故不载。

(选自《明史·第一百七十卷·崔铣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代而上并田∕封建其民∕固故道易行∕三代而下阡陌∕郡县其民∕散故道难成∕况沿而下趋至今日乎∕然人心弗异∕系乎主之者而已

B.三代而上并田∕封建其民∕固故道易行∕三代而下阡陌∕郡县其民∕散故道难成∕况沿而下趋至今日乎∕然人心弗异系乎∕主之者而已

C.三代而上∕并田封建∕其民固∕故道易行∕三代而下∕阡陌郡县∕其民散∕故道难成∕况沿而下趋至今日乎∕然人心弗异∕系乎主之者而已

D.三代而上∕并田封建∕其民固∕故道易行∕三代而下∕阡陌郡县∕其民散∕故道难成∕况沿而下趋至今日乎∕然人心弗异系乎主之者而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最高管理者叫祭酒。

C.致仕,是指古代的官员,把官职交还给皇帝,后用来指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也称为填沟壑。

D.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最高名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在国家各部委的部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铣为人正直,与同僚去见太监刘瑾,只有他一人对刘瑾只揖不拜,因而得罪了刘瑾。

B.崔铣敢于直言,他认为,张德等人的文章是欧阳修所唾弃的,是迎合皇上的意图,这样会让投机之徒接踵而来。

C.崔铣知错能改,他年少时轻佻不稳重,喜欢饮酒,到了中年才自我激励勤于学问,言谈举止都很符合规范礼仪。

D.崔铣强调德才兼备,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才能光有品质,那就成为强横霸道的懦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学士蒋冕、尚书汪俊俱以执议去位,其他摈斥杖戍者相望,而张璁、桂萼等骤贵显用事。

(2)臣闻天子得四海欢心以事其亲,未闻仅得一二人之心者也。赏之,适自章其私昵而已。

2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