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网 > 考试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语文 >

陕西语文高考试卷

时间: 德豪2 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学科组卷时,一般需要考虑教育测量学要求、高考的政策要求、语文学科要求等三方面的因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陕西语文高考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陕西语文高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

  玄珠

  如果说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是“尚用”,那么先秦时代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则是“贵真”。“贵真”的观念由庄子提出,其前提是“法天”,“法天”的思想即是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的。由“道法自然”出发,老子的文艺观可定论为自然文艺观。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是以其“道”论为基础的。“道”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也是中国古典文论的基本概念。“道”字在甲骨文中尚没出现,西周早期金文与文献中的“道”仅指道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道的内涵不断扩展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理论原点。经过道儒两家的诠释及后世发展,道在中华文化中的含义有:道是世界的本原和本体;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法则和必然;道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和本质;道是公正、善、高尚;道是美,是艺术的真谛。

  老子的“自然之道”用于社会政治,就是“无为而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有两层意思,一是完全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不强为,不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二是凡合乎自然规律的事则必须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也要遵循自然规律。虽然老子反对言说,其主要的观点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但老子的“自然之道”的观念仍然可运用于对语言艺术的要求,主要是在言辞表达上要合手自然。正如老子自己所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语言的表述,也应该是以“淡”为益的。老子与孔子一样痛恨巧言令色,但孔子主张必言传道,老子却主张“希言”,主张“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主张“大辩若讷,大巧若拙”,这虽然有些偏激,也不妨视为对堆砌辞藻的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蔑视。

  老子在论述大道玄奥莫测时,用“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形容它。因为它们在事实上又触及到文艺的高超玄妙的境界,所以又可视为对老子自然文艺观的阐发。在老子看来,高超的艺术境界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顾易生、蒋凡先生在《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中解释“大音希声”的含义大致为:“自然完美、蕴蓄宏深、变化多端之音,其声悠扬回荡,若断若续,混沌要妙,莫辨宫商,达到高度的和谐,闻者不能听清,也不必听。”这种大音,就相当于是自然的音乐,而“大象无形”,应是指大道法象,它不是具体的事物形状,同样是天道自然之象。这些表述都可以成为老子自然文艺观的注脚。

  从崇尚自然,反对声色修饰的角度出发,老子认为世俗的那些享乐会使人失去本心。因此他提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的观点,其目的是强调圣人应保持内心的纯朴平静。而夸饰失真的文艺,因为使人心动乱性,所以成为老子反对的对象。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影响到庄子,被庄子发挥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发挥为“天乐”、“天籁”,发挥为“大美”,对中国后世文化艺术的影响也是颇为深远的,陶渊明、司空图等等都是受其濡染了的。

  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老子自然文艺观的一项是

  A.不应堆砌辞藻,言辞表达要合乎自然的规律。

  B.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反对空洞、没有教化作用的文章。

  C.艺术的至高境界高度和谐,是无法用具体的形态来描述的。

  D.夸饰失真的文艺,会使人动摇心性,远离内心的纯朴平静。

  2.下列对“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并被应用到古典文论中,成为一种审美标准。

  B.“道”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创造并发展的特有的哲学观念,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C.“道”在中华文化中的内涵十分丰富,而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演进变化。

  D.《老子》用“道”这个核心概念来阐释不同领域的观点。

  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老子的自然文艺观主张“道法自然”,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夸饰,这与他的整体哲学观念是一致的。

  B.《老子》中的一些文字并非直接讨论文艺问题,但后人可以从中体会到老子崇尚自然的文艺观念。

  C.儒家主张以言传道,而老子却主张“希言”,更为深刻的反映出语言形式和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

  D.庄子受老子自然文艺观的影响并有所发挥创造,对中国后世的文化艺术发展有很深刻的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之,敕以中书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曰“为伯颜妇,不惭尔氏矣”。二年七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众服曰:“真宰辅也。”

  甲戌,会师于襄阳,分军为三道并进。丙戌,伯颜与平章阿术由中道循汉江趋郢州。万户武秀为前锋,遇水泊,霖雨水溢,无舟不能涉。伯颜曰:“吾且飞渡大江,而惮此潢潦耶!”乃召一壮士,负甲仗,骑而前导,麾诸军毕济。癸巳,次盐山,距郢州二十里。郢在汉水北,以石为城,宋人又于汉水横铁绳,锁战舰,密树桩木水中。伯颜荡舟由藤湖入汉江。诸将请曰:“郢城,我之喉襟,不取,恐为后患。”伯颜曰:“用兵缓急,我则知之。攻城,下策也,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伯颜殿后,不满百骑。十月戊午,行大泽中,郢将赵文义、范兴以骑二千来袭,伯颜未及介胄,亟还军迎击之。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

  丙戌,次复州,知州翟贵以城降。诸将请点视其仓库军籍,遣官镇抚,伯颜不听,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阿术使右丞阿里海牙来言渡江之期,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阿术乃自来,伯颜曰:“此大事也,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余人知吾实乎?”潜刻期而去。乙未,军次蔡店。丁酉,往观汉口形势。宋淮西制置使夏贵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兵不得进。乃围汉阳军,声言由汉阳渡江,贵果移兵援汉阳。伯颜乘虚兵进汉口,大捷。

  丙子,希贤与严忠范等奉命使宋,请兵自卫。伯颜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希贤固请,与之。世祖崩,伯颜总百官以听。适有盗内府银者,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伯颜曰:“何时无盗,今以谁命而诛之?”人皆服其有识。

  伯颜深略善断,将二十万众伐宋,若将一人,诸帅仰之若神明。毕事还朝,归装惟衣被而已,未尝言功也。大德八年,卒,追封淮安王,谥忠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 厉:洪亮、激昂

  B.诸曹白事,有难决者 曹 :同辈

  C.麾诸军毕济 麾 :指挥

  D.潜刻期而去 刻期 :约定日期

  5.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伯颜深略善断的一组是

  ① 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 ② 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

  ③ 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 ④ 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

  ⑤ 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 ⑥ 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伯颜长相魁梧,英勇善战,深略善断,因而世祖很欣赏他,并下令将右丞相的妹妹许配给他。

  B.伯颜身先士卒,当军队渡河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充满豪情地勉励大家,然后穿好盔甲,自己作为前导,带领军队渡过了河。

  C.伯颜因为为人清廉,能严格约束部下,所以攻占复州后,当诸将请求派人接管时,他没有同意,并且明确规定,诸将不得入城。

  D.选文在文字安排上详略得当。详写传主的军功武略,略写他谦恭廉洁忠诚的人品,人物的形象显得比较丰满。

  7.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丙戌,次复州,知州翟贵以城降。

  译文:

  (2)适有盗内府银者,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8—9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8.简析颈联中的“分”和“挂”字的妙用。(6分)

  答:

  9.分析说明“愁倚两三松”一句中包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荀子《劝学》)

  (2)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乙 选考题(三、四题任选一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袋 美 元

  阿列克谢·利特维诺夫

  13号,星期五,早晨,莫斯科精神病院。

  “大夫,我可以进来吗?”一个稍微谢了点儿顶、背有些驼的中年人走进心理科门诊部。

  “当然,请进。你觉得哪儿不舒服吗?”个子瘦高、戴着咖啡色眼睛的大夫不冷不热地问,但并未放下手中的报纸和笔,他正在玩填字游戏。

  “不知道。我看人们都来找精神病大夫,所以我也来了。”

  “嗯,太好了。那你自己最好立刻承认自己是精神病,现在许多人都因为钱得了这种病。”他边填着字边说。

  “噢,上帝,这太可怕了,我正是为钱的事找您来的,大夫。”

  “哼,我猜对了吧。你再说说看,是怎么回事?”大夫听到“钱”字,放下了笔。

  “大夫,我希望您帮帮我。我前两天拾了很大一笔钱······”

  “钱?一大笔?拾的?有多少?”大夫的脸凑近中年人,镜片后的目光一下子灼灼闪亮。

  “是的,一口袋。”

  “啊!一口袋?!你别激动,慢慢说。”

  “我没激动,大夫,请您轻点儿抓我的手好吗?”大夫松开手,扶了扶眼睛。

  “那么一大口袋美元,都是一百元一张的。星期二早晨,我起来锻炼身体,刚一出小区门,就看见地上有一个袋子,那种装垃圾的黑色袋子。我以为是谁故意丢的,或者是从垃圾车上掉下的垃圾,就拾起来,觉得沉甸甸的,打开来一看,啊,里面全是钱,而且全是美元!”

  “哦,美元!一大袋子!”

  “大夫,您······把我的扣子揪下来了······嗯,是美元,没错。没有人证,袋里也没有线索,嗯,我就想——”

  “打住!我是心理学大夫,让我来猜一下。我想,这么多钱你打算自己留下来,对不对?”

  “您没猜对,大夫。我想人家会找来的,我先等等看。可是在家等了两天,也没有人找。”

  “等了两天?你大脑没受过碰撞吧?”

  “没有。”

  “比如,偶然······”

  “您是问我撞没撞到什么东西上?没有。没撞过,也没让人敲打过。”

  “有意思。怎么会这样呢?那你每逢月圆的晚上,是不是有特别想上楼顶大声喊叫的欲望?”

  “我从来没有过那种念头。楼顶上有什么吗?”

  “哦,什么也没有,我只是这样随便问问。也就是说,你等了两天,也没有人来要钱?”

  “是的,大夫。然后,我又想——”

  “打住!让我来猜一下。这次你决定自己把这些钱留下了。”

  “不是,大夫,我想到警察局问一下,有没有人找过钱。去了一问,他们说没有,已经好久没人上这里来交钱、找钱了。接着,我就想拿一张到银行,让他们检验一下,看这些钱是不是假的,要不怎么会没人找呢?”

  “太好了,你很聪明,好样的,你想得很对。那么多钱没人要,说不定是假的。对了,你再想一想,你从前没有从高处摔下来过吗?比如马上、房上······”

  “从来没有。”

  “那太好了。请问,你们家族有癫痫病史吗?”

  “没有。”

  “你肯定吗?比如你的爷爷,奶奶······”

  “没有。”

  “癫痫,也就是羊角风,没有吗?”

  “绝对没有。”

  “嗯,这就奇怪了。那请你对我说实话,当你用湿手抓电线接头时有什么感觉?”

  “我?我从来没用手碰过电线。”

  “太遗憾了?那······到了银行后怎么样?”

  “他们说,美元是真的。其中有两个工作人员还追出来,问我有多少,愿不愿意和他们兑换——比官方牌价多50卢布。我说,钱不是我的,不换,他们骂了我一句‘精神病’,失望地回去了。我从银行出来,心想,算了,现在——”

  “打住!再让我最后猜一次,这次我肯定能猜对。”

  “嗯,好吧,您猜猜看。”

  “现在,我想,你终于自己决定留下这笔钱了。”

  “自己留下?可这些钱并不是我的呀!”

  “唉,疯子,现在这些钱在哪儿?”

  “我想来想去,决定把这些钱给您带来·····”

  “哦,是吗?谢谢,你这人可真不错,还惦记着我·····”

  “可刚才我走在路上又一想,钱这东西给人们带来多少痛苦和不幸啊,我给您不就是害了您吗?我想,不如干脆扔了算了。”

  “什么?扔了?你真是个十足的傻瓜、笨蛋、精神病!快说,扔到哪儿了?”

  “我站在‘十月革命五十周年’大桥上,想把这些钱扔进河里去······哎,大夫,您这是去哪里呀?哎,这么快就跑没影了,还没听我说完呢,怎么就跑了呢?”

  男人站起来,要追出去,想想又坐下了,口中还在自言自语:“我还没说完呢······当我站在大桥上刚要扔,突然过来一个警察,拿着警棍就朝我头上打下来,我一害怕,就醒了哎,我最近经常做这种梦,不知怎么了······大夫也没说我是什么病就跑了,白费了半天劲排队挂上号······算了,我再等等别的大夫吧······”

  (1)下列关于这篇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主要围绕一袋并不存在的美元展开,“它”既是小说的线索,又在推动着情节不停地发展。

  B.小说中的“病人”和“医生”都因为钱而病得很重,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都是需要救治的人。

  C.小说中特别写到“‘十月革命50周年’大桥”,这是作者有意识地在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

  D.小说借助“医生”与“病人”的对话来讲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构思非常巧妙。

  E.小说很短,但结构上非常清晰完整,包含了“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六个环节。

  (2)从情节发展的先后进程中,概括“医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分)

  答: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6分)

  ①从句式特点的角度赏析。(3分)

  “钱?一大笔?拾的?有多少?”

  答:

  ②从人物塑造方法的角度赏析。

  “等了两天?你大脑没受过碰撞吧?”

  答:

  (4)本文安排“自言自语”这一情节作为结尾,结合全文,选择两个角度,谈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8分)

  答: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过我国航天科学家们旷日持久的科研攻关,负载着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踏上了38万公里奔月的漫长之旅。

  B.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赵本山力挺东北新人,把剧中最重要的角色都给了他们,而赵本山、范伟等著名演员在剧中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C.被媒体热炒一段时间的“80后”作家进入作协的事件(主要是郭敬明入作协),本月终于尘埃落定。

  D.作家陈丹青到书店为其新书《退步集序篇》签售,他坦承,这是为自己作宣传。看来,因“销量”的压力,往日深居简出的作家们也要到前台为自己摇旗呐喊了。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

  B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深圳商品房成交均价下跌以及北京、上海楼市成交量大幅萎缩,引起了房地产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C.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否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

  D.今年辽宁旅游将以做精旅游产品、做强旅游企业、做好旅游服务为重点,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4.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3分)

  园林多么繁华都靠不住,用画用诗用文写出来的纸上园林反而耐看耐读。

  ①其实那座园很小,园中读书堂也小,浇花亭尤小。

  ②弄水种竹轩、见山台、钓鱼庵、采药圃等等更远远不如名字那么清幽。

  ③司马温公描写独乐园的诗歌传诵一时。

  ④饱读纸上园林,可以读出自己胸中的园林,世人真不必多事造园了。

  ⑤独乐园所以为人欣慕,不在于园,而在于诗

  A.④③①②⑤ B.③①②⑤④ C. ④⑤③①② D③⑤①②④

  15. 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5分)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16. 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组成与前面句子呼应的排比句。(6分)

  人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风细雨,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丰富细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一则漫画,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和他的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位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报贩却冷嘴冷脸,未发一言。作家忍不住对朋友说:这家伙态度很差。朋友说“他经常都是这样的。”“那你为什么还对他那么客气?” 作家有些忿忿不平。朋友答道:“我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陕西语文高考试卷答案

  1.B(从文中“儒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是‘尚用’”、“孔子主张以言传道”可知,这应是儒家的文艺观。)

  2.B(根据文中“经过道儒两家的诠释及后世发展”可知,“道”并非道家学派的特有哲学观念。)

  3.C(“更为深刻的反映出语言形式和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在文中无依据。)

  4.B(曹:部门,官署。诸曹:各部门、各官署。)

  5.C(①是由于伯颜的外貌和语言很特别而获得世祖的欣赏 ④写伯颜的勇武)

  6.D(A.英勇善战、深略善断是伯颜受到世祖欣赏并重用之后显示出来的才能。B.伯颜不是身先士卒,而是果断地指挥军队。C.“因为伯颜清廉才下令众将不得入城”,文中无此因果内容。)

  7.(1)丙戌,驻扎在复州,知州翟贵把城池献给伯颜来投降。

  (2)正好有盗窃内府银钱的人(被抓住),宰执认为盗贼是希望(逢新王登基)将大赦天下而故意偷盗,想杀掉他。

  译文:伯颜,是蒙古八邻部落的人,在西域长大。至元初,旭烈兀派他进宫禀报公务,世祖看到他长得魁梧,听到他说话声音洪亮、激昂,就对他说:你虽然不是诸侯王臣,还是希望你能够留在我身边侍奉我。后来参与谋划国家大事,他提出的谋略常常比那些那些朝官高明,世祖更加认为他是贤能的人,下令把中书右丞相安童的妹妹许配给他做妻子,并说:你做伯颜的妻子,是不会辱没(愧对)你的家族的。至元二年七月,官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各部门的官员向他禀报事务,碰到有难于解决的,他往往会在不急不忙中用一二句话就决断了。大家都很佩服地说:真正的了不起的宰相啊。

  甲戌,与阿术在襄阳会师后,就分兵三路一齐继续南下进兵。丙戌,伯颜与平章阿术率领军队从中路沿着汉江直奔郢州。万户武秀做先锋,部队遇到了一个湖泊,正好下大雨涨水,没有船,不能从湖中过去。伯颜说:我们将要横渡大江南下,竟然会怕这个小小的湖泊吗。就叫来一个壮士,背着铠甲兵器,骑马在前面引路,然后自己亲自指挥部队全部涉水过了这个湖泊。癸巳,部队驻扎在盐山,距离郢州城二十里。郢州在汉水的北面,是用石头筑构的城,宋人又在汉水中横拉铁绳,抵挡战舰过江,还在水中密密地插了很多桩木。伯颜打算率部队从藤湖乘船过汉江。诸将请求说:郢州是我军南下进兵的咽喉要地,如果不攻取,担心会成为我们的后患。伯颜说:行军打仗时,什么是紧急的,什么是不紧急的,我是很清楚的。一味的攻取城池,是下策啊。大军一旦出动,难道目标仅仅是为了攻取一座城池吗。于是就舍弃攻打郢州,顺流而下。伯颜亲自负责殿后,随从将士不超过百人。十月戊午,部队在大泽中行进,郢州将领赵文义、范兴率领二千骑兵来偷袭,伯颜还来不及穿上铠甲,急忙率领部队迎头攻击他们。亲手杀死了文义,捉拿到范兴后也杀了。

  丙戌,驻扎在复州,知州翟贵把城池献给伯颜来投降。诸将要求清点查看仓库和军队名册,派遣官员镇守并安抚百姓,伯颜没有接受这个意见,并晓谕众将领不得进城,违反军令者按照军法论处。阿术使右丞阿里海牙过来询问渡江的时间,伯颜没有回答。第二天又来,伯颜又没有回答,于是阿术亲自前来,伯颜说:渡江南下这是重大的军机,皇上把它交给我们两个人,可以让其他人知道我们的实际情况吗。于是暗中约定时间才离开。乙未,军队驻扎在菜店。丁酉,他前往汉口观察敌人的防务情况。宋朝淮西制置使夏贵等,用万艘战舰,分别据守要害之处,伯颜的军队不能越过敌军的防务而前进。于是就指挥军队围攻汉阳的宋军,并扬言说要由汉阳渡江南下,夏贵听到这个消息后果然调遣军队支援汉阳。伯颜于是乘汉口防守空虚而发兵进攻,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丙子,希贤与严忠范等人奉命出使宋朝,向伯颜请求派兵自卫。伯颜说:出使的人靠的是语言能力而不是靠随从武士,随从武士多,只能徒然使出使的事情受到牵累。希贤坚决请求,最后答应给他派兵护卫。世祖驾崩,伯颜掌管百官,听命于朝廷,正好有盗窃内府银钱的人被抓住,宰执认为盗贼是希望逢新王登基将大赦天下而故意偷盗,所以想杀掉他。伯颜说:什么时候没有盗贼呢?现在根据谁的命令来杀掉他们?大家都佩服他有见识。

  伯颜有很深的谋略善于决断,率领二十万军队攻打宋朝,就好像是率领一个人一样,众将领对待他像对待神明一样。伐宋事情完成后回朝,他的行装仅仅是一些衣服被子而已,也从来不夸口言说自己的功劳。死于大德八年,追封为淮安王,谥号忠武。

  8野竹与云气相接,这本是一幅静景,但诗人用了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它使人联想到随山冈徐徐移动的云雾,不断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3分)一线泉水,凌空飞泻,这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一个“挂”字,就由动化静了,它使人像看到陡峭的山峰上,山泉垂直落下的图景。(3分)

  9.“愁倚两三松”描写了诗人在松树之间徘徊的情形,(1分)表达了诗人访道士不遇之焦躁不安的心绪(1分)和怅然若失的愁情;(1分)也侧面折射出诗人对道士的渴慕。(2分)

  10. (1)骐骥一跃 功在不舍(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亦足以畅叙幽情(3)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11.(1)A(3分);D(2分);B(1分)(C“‘十月革命50周年’大桥”表明十月革命已成历史,并不能表明故事发生的现实背景;E这篇小说并没有序言,也没有尾声,医生最后去了大桥的结局小说里并没有交代;B“医生”看似正常,但从他对待金钱的狂热,可见他其实为钱病得很重,而“我”经常做这种梦,说明“我”可能有一定问题,但不能说“我”因为钱病得很重。)

  (2)对待病人“不冷不热”(1分),对待工作敷衍塞责(1分),对待金钱充满热情、渴望占有(1分),是个典型的拜金主义者形象(3分)。

  (3)①用短句连续发出疑问,语气急促(2分),表现出人物对钱的关注和急迫心情(1分)。

  ②语言描写(1分),表面上写出了医生对中年人的不理解(1分),实质上写出了在医生看来,不想把钱据为己有的行为是反常的、叫人惊诧的、无法接受的(2分)。

  (4)①使情节更加曲折。最后才点明上文中一直在谈论的美元其实是子虚乌有的,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耐人寻味。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医生为了这“一袋美元”,没有听完病人的话,就跑出了医院。这一安排让读者对医生的拜金主意性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③使小说的主题更为深刻。小说中的“医生”本是给人诊治精神病的,但是在金钱面前,他丧失了理智,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病态的人。作者用这一夸张的情节强烈地讽刺了他,进而批判了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促使读者深入思考。

  12.(1)B(2分);D(3分);C(1分)(说徐志摩对新诗的发展贡献最大,文中无此信息。D徐志摩去世很长时间后作者才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作者相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说是他陷入悲痛中不能自拔之故,不正确。C 文中说“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志摩也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但他对人和蔼真率,天真烂漫,诚实。而这些品质都是当今伪善的世上最为缺少的东西。这样,人们爱屋及乌,志摩即使有些小缺点,也就好像脸上某处的一颗小黑痣,成为了造成好感的一小小部分。

  (3)①徐志摩的人品是值得称道的。

  ②指有些人心口不一。

  (4)苦心地创办诗刊,孜孜矻矻地从事于新诗创作,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诗集;在散文方面,对文体变迁有很大贡献,具体说就是,其散文的语言,是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而形成的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就是流丽清脆的语言;小说戏剧方面也作出了贡献。

  ②放在一个大的背景里,用比较的方法来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13. C(A旷日持久,指耗费时日,拖延得很久,贬义。B举重若轻,指某人很有才干,能轻易地完成艰巨的任务。可调换为“无足轻重”。D 摇旗呐喊,现比喻替别人助长声势,而语境中讲的是“为自己”,使用不当)

  14.D(A, 搭配不当, “发生”改为“产生”。B,缺少中心语。C,单起双承)

  15.B

  16. 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17. 示例:有的人坎坎坷坷,千磨万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引人入胜;有的人飞黄腾达,青云直上,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不堪卒读。

  18. 略

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