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题语文答案
从2009年起率先进入高中新课改的省份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了必考题和选考题两种不同类型的题目,颠覆了传统语文考试固定、单一、被动接受的结构方式,也是对不同省份语文课程设置采用必修和选修模块相结合的形式做出的积极回应。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山东高考题语文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山东高考题语文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我的少年时代在闽赣交界的偏僻小镇上度过。东边,武夷山脉横亘两省之间,山重水迭;西边, ,早已失去往日的喧嚣。一条简易的沙石路,由南而北穿过小镇两排(粗陋/粗鄙)的泥房子,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物质的一贫如洗,与精神桎梏相互纠缠。泥土房里的生活,基本是一潭凝滞的死水。大多数夜晚,万籁俱寂,偶尔传来的夜车爬坡时的低吼声,仿佛从地层深处升起,(摇曳/摇撼)着身下脆弱的床板,惊扰了梦枕上的酣睡。似睡未睡之际,夜行人的脚步声若远若近,似有似无。微风拂过瓦楞, ;细雨滑落屋檐,像夜的呢喃。风声鹤唳的夜晚,神思飘忽的夜晚,孕育了一颗(敏锐/敏感)而多情的心。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横亘 山重水迭 B.桎梏 崇山峻岭
C.凝滞 万籁俱寂 D.酣睡 风声鹤唳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粗鄙 摇撼 敏锐 B.粗陋 摇曳 敏锐
C.粗鄙 摇曳 敏感 D.粗陋 摇撼 敏感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废弛的古驿道被乱草密林遮蔽 若号角吹响
B.乱草密林遮蔽了废他的古驿道 若远人轻唤
C.废弛的古驿道被乱草密林遮蔽 若远人轻唤
D.乱草密林遮蔽了废弛的古驿道 若号角吹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企业的激励机制要让人才实至名归,既重视精神激励,也最视物质激励,要体现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利益一致性原则。
B.当地居民透露,去年11月底警方攻入阿莱芒贫民窟之前,这里的毒贩就闻风而动,指使建筑工人把下水道改造成了逃跑的通道。
C.正是在以“物欲”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的驱使下,科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人对自然的破坏也发展到无出其右的地步。
D.绵绵青山环抱如屏,万竿翠竹,郁郁葱葱,鸟鸣叶间;一湾清水,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绝美的景色让我如痴如醉,久久难以释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海防纪念馆坐落在甬江北岸的招宝山南麓,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六部分组成,由中科院院士、建筑大师齐康教授负责总体设计。
B.当时,混血土著儿童被政府强行带走并接受白人教育,他们被称为“被偷走的一代”,身心遭受极大的摧残,生活在残酷的环境下,饱受虐待与凌辱。
C.本轮比赛过后,“中超”迎来了一个半个月的间歇期,国安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调整状态,演练战术,以期在最后几轮比赛中迎头赶上。
D.直到深夜,“村官”小王才回到宿舍,一开门就见屋子里灯火通明,老书记朱正孝和他的朋友任晓菲还坐在炕沿上,一边聊天一边写着什么。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说“清空”
吴调公
①古代文艺理论家曾经给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划分了许多风格范畴,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感受,揭示
了诗人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其中有许多风格,如雄浑、冲淡、豪放、沉着、飘逸等等,在人们
头脑中大抵有个共同的清晰的认识。另外也还有一些在目前应用得很少,人们不太了解,而且含义较为复
杂。“清空”就是其中之一。
②清空主要是指一种经过艺术陶冶,在题材概括上淘尽渣滓从而表现为澄净精纯,在意境铸造上突出
诗人的冲淡襟怀从而表现为朴素自然的艺术特色。它说明作家立足之高和构思之深,表现为画面有余味、脉络婉转谐和,但最主要的还是含蓄与自然的交织、峭拔与流转的交织。
③清人戈载评论姜夔的几句话,可以说明“清空”特色。“白石之词,清气盘空,如野云孤飞,去留
无迹,其高远峭拔之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清气”,说明作品审美情趣高雅;“盘空”,说明作品的
想象、情思和韵味不仅横溢太空,而且纡回萦绕,竭尽曲折婉转之美;“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说明作
品意趣超逸不凡,表达空灵自然;“高远峭拔”,则说明取境之深、笔力之遒,饶有余味,富于顿挫。
④怎样才算清空,怎样便是背离清空呢?
⑤首先,从审美感受说,风格应该是幽深而不烦琐。作为清空风格的幽深,就是指举重若轻地讲出“人
人心中所有”但却是“笔下所无”的话。而且幽深要与自然相结合,幽深的内容,要通过自然造化的形式
来表现。
⑥其次,从诗词节奏来说,清空的风格往往是以灵动取胜,而与板重相背离。所谓灵动,不外指作品
节奏给人们以和谐流动的美感:感情富于曲折,而以质朴明快的语言出之;结构饶有层次,但却统一在浑
然一气的境界之中。流转而不失之浮滑,律动和谐中包含着凝炼的风度,甚至峭拔的格调。
⑦再次,从语感说,清空风格的诗词,更多表现为质朴玲珑和潇洒纵横。锤炼精工、雕镂深刻、语气
蟠曲的作品,往往表现为邃密、峭拔、典雅、古奥的风格,它们的境界未始不绵密奇幻,但有的却不免迷
茫艰涩;语言未始不精警遒炼,但有的却失之诘屈聱牙,难以上口。而清空的作品则语言质朴,摒弃雕饰
之繁,“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⑧总的来说,清空的思想基础,首先应该是具有高超、洒脱的情趣,像清风徐来,山泉汩汩。清空的
作品,其境界必有高度,不是“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那种高旷骏迈,也不是“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那样的昂扬激荡。其特色是:秀劲中见挺拔,飘洒中寓沉着,优美中含有某些崇高因素。
(选自《文史知识》1984年第1期,有删改)
6.根据文章②③两段的内容,下列对“清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空主要是指一种经过艺术陶冶,从而在题材概括上表现为澄净精纯、意境塑造上具有朴素自然特点的艺术特色。
B.清空说明作家立足高、构思深,表现为画面有余味、脉络婉转谐和,但最主要的是含蓄、自然、峭拔、流转风格的相互交织。
C.清空具有审美情趣高雅,想象、情思和韵味横溢太空,纡回萦绕,竭尽曲折婉转之美的特点。
D.作品意趣超逸不凡,表达空灵自然,取境深邃,笔力遒劲,余味隽永,富于顿挫,都是清空的特点。
7.下列诗句,不符合“清空”特点的一项是
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B.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雄浑、冲淡、豪放、飘逸、清空等都是古代文艺理论家给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划分的风格范畴,
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程度不完全相同。
B.灵动不仅指作品节奏给人以和谐流动的美感,还指感情富于曲折而用质朴明快的语言表现出来、结构富有层次却统一在浑然一气的境界中。
C.锤炼精工、雕镂深刻、语气蟠曲的作品,往往表现为邃密、峭拔、典雅、古奥的风格,但这样的作品有的不免境界迷茫艰涩,或语言诘屈聱牙。
D.本文围绕“清空”展开论述,先阐明“清空”是什么,再论述怎样才算“清空”,层次清晰;引用古人评价或诗词,增强了说服力和表现力。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晋献骊姬
刘向
骊姬者,骊戎之女,晋献公之夫人也。初,献公娶于齐,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生
公子重耳、夷吾。献公伐骊戎,克之,获骊姬以归,生奚齐、卓子。
骊姬嬖于献公,齐姜先死,公乃立骊姬以为夫人。骊姬欲立奚齐,乃与弟谋逐太子与二公子。于是骊
姬乃说公曰:“曲沃,君之宗邑也;蒲与二屈,君之境也。不可以无主。无主,则开寇心。夫寇生其心,
民慢其政,国之患也。若使太子主曲沃,二公子主蒲与二屈,则可以威民而惧寇矣。”遂使太子居曲沃,
重耳居蒲,夷吾居二屈。
骊姬既远太子,乃夜泣。公问其故,对曰:“吾闻申生为人,甚好仁而强,甚宽惠而慈于民,今谓君
惑于我,必乱国,无乃以国民之故,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殁,君其奈何?胡不杀我,无以一妾乱百姓。”
公曰:“惠其民而不惠其父乎?”骊姬曰:“为民与为父异。夫杀君利民,民孰不戴。虽其爱君,欲不胜也。
君不早图,祸且及矣。”公惧曰:“奈何而可?”骊姬曰:“君何不老而授之政。彼得政而治之,殆将释君乎?”
公曰:“不可,吾将图之。”由此疑太子。骊姬乃使人以公命告太子曰:“君梦见齐姜,亟往祀焉。”申生祭
于曲沃,归福①于绛,公田不在,骊姬受福,乃置鸩于酒,施毒于脯。公至,召申生将胙②。骊姬曰:“食
自外来,不可不试也。”覆酒于地,地坟,申生恐而出。骊姬与犬,犬死;饮小臣,小臣死之。骊姬乃仰
天叩心而泣,见中生哭曰:“嗟乎!国,子之国,子何迟为?君有父恩i忍之,况国人乎?弑父以求利人,孰
利之?”献公使人谓太子曰:“尔其图之。”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
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遂自经于新城庙。
公遂杀少傅杜原款。使阉楚刺重耳,重耳奔狄。使贾华刺夷吾,夷吾奔梁。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
献公卒,奚齐立,里克杀之。卓子立,又杀之。乃戮骊姬,鞭而杀之。
(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七,有删节)
[注]①归福,奉献祭肉。②胙:祭祀时用的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骊姬既远太子 远:使……远离
B.吾将图之 图:谋划
C.公田不在 田:通“畋”,打猎
D.遂自经于新城庙 经:经过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可以威民而惧寇矣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今谓君惑于我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祸且及矣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D.骊姬乃使人以公命告太子日 斧斤以时人山林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
B.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
C.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
D.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骊姬劝说献公让申生镇守曲沃,让重耳镇守蒲城,让夷吾镇守二屈,其真实目的并非加强宗邑和边境的防守,而是为立奚齐为太子创造条件。
B.骊姬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女人。对太子申生为人评价的言辞,显示了她的险恶用心;劝献公为防止国家混乱而杀死她,又表明她能为国家大局着想。
C.在献公对太子起疑心之后,骊姬欺骗太子祭祀母亲齐姜,并借机下毒陷害太子。由于太子忠厚,没有亲自前去辩白,她的诡计终于得逞。
D.骊姬工于心计,她的阴谋在精心设计下一步一步得到了实现,但这不仅让晋国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也给自己与儿子招来了杀身之祸。
第Ⅱ卷(共1 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无主,则开寇心。夫寇生其心,民慢其政,国之患也。(5分)
(2)无乃以国民之故,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殁,君其奈何?(5分)
1 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游栖霞寺
李建勋
养花天气近平分①,瘦马来敲白下②门。
晓色未开山意远,春容犹淡月华昏。
琅琊④冷落存遗迹,篱舍稀疏带旧村。
此地几经人聚散,只今王谢独名存。
[注]①平分:春分节气。②白下:南京的别称。③琅琊:六朝时南京设琅琊郡。
(1)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主张为政者必须立身端正,这样才能顺利推行政令。正如《论语·子语》所言:“其身正,不
令而行; , 。”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 , ”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静和自己生活的安适。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 , ”两句来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
五、(12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传统文化的作用,不超过50字。(4分)
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理念,突出的一点便是中庸和谐的观念。儒家思想强调“礼之
用,和为贵”,道家倡导“天人合一”,这些思想是中国目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丰富理论资源。传统文化倡的
人生价值观、人格境界论,比如《大学》《中庸》这些经典中的人格境界,可以为我们重建道德观念提供
深层的学术滋养。传统文化体现出来的开放、包容精神,将有助于中华文明更好地融入世界文明,使世界
文明趋于多元化。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举凡高明的创作,无论音乐、绘画,还是戏剧,无不有出处,无不来自对经典的观照。我们的戏曲艺术教育一定要重视对传统的学习与继承。 ,才能真正领悟到前辈表演艺术家的精髓:通过复排《长歌行》,我们体味到了刁光覃性格把握的精到;在复排《雷雨》的过程中,我们看
①
到了情感表现细腻的苏民;郑榕舞台表演沉稳,是我们在复排《茶馆》时了解的。
②
(1)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衔接紧密。(2分)
(2)修改画波浪线处标序号的两个句子,使画线部分句式一致,语脉贯通。(2分)
18.下面是某市的“关爱流动人口公益事业”徽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4分)
六、(1 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走向海洋
阿来
①当站到一幅巨大的地图前,就发觉自己的目光已经改变。过去关注点总是高山与大河,那种蜿蜒与
逶迤,给人已经上路、地平线上景色不停变幻的感觉。自从在中国渔政南海总队302船上有一次南海之行
后,当我再次面对地图时,眼光就不由自主地投注于那片宽阔的蓝色海疆。感到脚下坚实的土地开始起伏,
开始晃荡。
②海洋像天空一样展开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她是多么陌生啊!
③当她平静的时候,我们难于忍受她的单调,当她迎风起舞时,我们又无法面对野性的动荡。我们在
黄土中的根,扎得实在太深太深了,我们在陆地上的安居,也实在是太久太久了。很久以来,中国人就一
直认为自己的国度是中央之国,是大地的中央。天空出现在头顶,是为了完成穹庐般罩子的使命;大海呢,
那是大地床帷一样的漂亮的镶边。大海在中国人的主流观念中,从来不是出发之地,而是边缘与尽头。直
到近代,才有一群群中国人来到海边,向遥远的彼岸瞭望,才有一些勇敢的中国人到了海上,不是为了像
收获庄稼一样用网打捞一点鱼虾,而是为了一个遥远的强国富民的梦想。
④对一个生命意识与文化传统都深深扎根于黄土之中的民族来说,海洋或者是遥远的传说,或者就是
外敌侵入的风险。所以,明代虽然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他督造的七宝楼船,也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
个孤独的辉煌。郑和的故事,只有在今天中国人充分意识到海洋重要的时候,才被重新发掘出来,这个另
类的英雄才被真正地记忆。更能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历史是,同样是在明代,就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消失
于海上之后不久,并非正规国家军队的倭寇,从海疆上不断地侵扰,居然成为明帝国的心腹大患。中国在
海洋上遭受屈辱,并不是到近代才有的事实,而是当中央之国尚称强大的时候就已经发生。明代,郑和的
船队至少到达了非洲。但在同一个明代,面对倭寇的骚扰,来自农耕文明的军队只是在陆地上筑起城墙,
而不是到广阔的大海上展开抵御外侮的战场。
⑤就在来自海上的倭寇之患平息不久,一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经过漫长的充满风险的海上航行登陆中
国。他在书信中向自己远方的国人报告对这个新到国家的印象:“我们依然很难相信,一个疆域如此广阔
的庞大帝国,拥有的军队不计其数,却始终生活在持续不断的恐惧之中。”利玛窦还有些费解地指出:“他
们害怕那些小国家。”
⑥明代早已成为编年史的一个逝去的段落,但这种文化习性却带着巨大的惯性在持续着。对灾难与风
险,更多国人的选择是视而不见,或者遗忘。
⑦面对来自海洋的危险,封建帝王的选择是海禁。这让我想起一个二战时的故事。诺曼底登陆前夕,
盟军秘密集中了大量的舰船在英国海岸。舰船实在太多了,为了不走漏风声,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盟军司令
部,决定让英国沿海居民后撤一段距离。但这个决定引得丘吉尔首相愤怒咆哮:英国人的习惯从来就是逼
近,而不是离开海岸!不行,任何理由都不能让我们作出这样的决定!结果盟军不得不采取别的措施来保证
计划的施行。
⑧而在我们漫长的历史上,海洋只是海边渔民收获一点鱼虾的水上牧场,至多,也只是在故乡无以为
生的人们流浪异国求生的危险丛生的通道。使国人海洋意识苏醒,切肤感受到海洋主权之痛的是一部血腥的近代史,一个帝国幻梦的破灭,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⑨因此,南海总队这次巡航守礁的行为本身,就蕴涵了更为丰富的意义。一个后发的国家,开始意识
到海洋的重要,并且行动起来,开始维护自己天然的权利的时候,却因为曾经的被殖民,因为后发,因为
文化基因中海洋意识的缺乏,使一个国家维护主权的行为,也那么艰难曲折,波诡云谲,那么需要智慧与
坚定。好在,我们已经在海上了。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我站在302船的
驾驶舱里,看到中国海上,台风过后,终于迎来壮美的日出!
⑩那时,我感到不是一艘船在劈波斩浪,而是整个中国,正在走向海洋!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
不走向海洋!
(选自《看见》,有删改)
19.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感到脚下坚实的土地开始起伏,开始晃荡。(2分)
(2)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2分)
20.本文哪些内容说明了历史上中国海洋意识的缺乏?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4分)
21.在第⑦段中,作者写二战时故事的作用是什么?(4分)
22.“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不走向海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思考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家国有书店将长时间看书而不买书的孩子们撵出。理由是:书店是卖书的地方,不是看书的地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山东高考题语文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A(“山重水迭”应为“山重水叠”)
2.D(粗陋:粗糙简陋。粗鄙:粗俗。这里指房屋简陋,应选“粗陋”。摇撼:摇动。摇曳:摇荡。两
者相较,“摇撼”程度更重;从上文“吼声”和下文“凉扰”看,应选“摇撼”。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对
外界事物反应很快。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这里重在体现“反应快”而非“眼光尖锐”,应选“敏
感”)
3.C(从下文看,第一处横线应以“古驿道”为陈述对象;第二处横线表现的是夜晚声音的轻柔,“远
人轻唤”更合语境)
4.B(闻风而动: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A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
然就随之而来。应为“名利双收”。C无出其右:没有人能超过他。应为“无以复加”。D难以释怀:(爱憎、
悲喜、思念等感情)在心中难以消除。应为“难以忘怀”)
5.C(A“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六部分组成”句式杂糅。B“身心遭受极大的摧残,
生活在残酷的环境下,饱受虐待与凌辱”语序不当。D“他的朋友任晓菲”中的“他”指代不明)
二、(9分,每小题3分)
6.B(原文为“含蓄与自然的交织、峭拔与流转的交织”)
7.D(D项境界迷茫艰涩,风格与清空相左。A项“黄昏”暗含视觉苍茫,“清角”暗含听觉凄凉,“吹
寒”暗含触觉寒冽,三者融合,统一于“空城”,寓幽深于自然之中,属于第⑤段所说的风格幽深而自然
的作品;B项问话人似从天外飞来,而答话却变成诗人叙述,一问一答倏然过渡到那位不知去向的高士,
从而把读者的想象引向深处,灵动之极,属于第⑥段所说的灵动的作品;c项明白如话,单纯明净,化纷
纭世态于常见事物之中,把极其细腻的感情锤炼成胜似千言的寥寥数语,行云流水,不露斧凿痕,质朴而
自然,属于第⑦段所说的质朴玲珑的作品)
8.B(原文不是递进关系)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经:缢死)
10.B(均为介词,表被动(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A连词,表并列,又/连词,表转折,却。C副
词,将要/连词,况且。D介词,用/介词,按照)
11.C
12.B(“劝献公为防止国家混乱而杀死她”,表现了骊姬工于心计,同样说明她用心险恶)
四、(24分)
13.(1)没有主政者,就会让敌寇产生侵扰的念头。敌寇产生侵扰的念头,老百姓轻视政令,这是国
家的祸患。(5分。“开”“慢”“政”各1分,“国之患也”判断句式1分,句意通顺1分)
(2)恐怕他会因国民的原因,对您采取强硬措施,您不能享尽天年而死,您将怎么办?(5分。“行强”
“终命”“殁”各1分,“君其奈何”疑问句式1分,句意通顺1分)
14.(1)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冷落萧条的春景图。天还未亮,月色朦胧,春意未显,篱舍旧村稀疏。
(2分)描绘了满目萧疏的景象,营造了凄凉的氛围,为尾联抒发感慨作铺垫。(2分)
(2)人事几经变迁,昔日繁华不再,(2分)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昔盛今衰的感慨。(2分)(从南京
或栖霞寺角度作答皆可)
15.(1)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6分,错一字则该句不得分)
五、(12分)
16.传统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资源,为重建道德观念提供学术滋养,有助于世界文明多元化。
(4分。每点1分,语句通顺1分)
17.(1)只有通过对经典剧目的复排(2分) (2)①通过复排《雷雨》,我们看到了苏民情感表现的细腻
(1分)②通过复排《茶馆》,我们了解了郑榕舞台表演的沉稳(1分)
18.徽标主要由变形的大写字母“L”“D”组成的心形和“人”形图案构成。(2分。只要答出“心形”
和“人形”即可)呼吁社会真心关爱流动人口,让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2分)
六、(18分)
19.(1)“我”已经意识到国土不再仅限于陆地上的“坚实土地”,(1分)也包括着广阔无边的海洋。
(1分)
(2)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和对海洋的维权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1分)但我们今天已明确了目标,并将
坚定地维护海洋主权。(1分)
20.①认为海洋是大地的“边缘与尽头”;②认为海洋是遥远的传说,或者是外敌入侵的风险;③虽
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却只能御敌于陆上;④面对来自海上的危险,封建帝王“实行海禁”;⑤只把海洋当
作水上牧场和求生的通道。(每点1分,答对四点即可得满分)
21.①体现英国人对于海洋的重视,反衬我们在对海洋认识上的落后和保守(答“对比”亦可)。(2分)
②引起下文关于海洋重要性和走向海洋必要性的议论。(2分)
22.①海洋是民族安身立命的坚实国土,体现着不可侵犯的神圣主权;②控制了海洋就能获得走向全
球的通道;③能够在战争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御敌于海上;④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大,就必须要重视
海洋,走向海洋。(6分。每点2分,答对三条、言之成理即可)
七、(60分)
建议参照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以43分为基准分评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骊姬,是骊戎女子,晋献公的夫人。当初,晋献公从齐国娶妻,生了秦穆夫人和太子申生,又从戎娶了两个女子,生了公子重耳与夷吾。晋献公讨伐骊戎,战胜了它,俘获了骊姬然后回国,生了奚齐与卓子。 骊姬被献公宠幸,齐姜在这之前就死了,献公就立骊姬为夫人。骊姬想立奚齐为太子,于是与她的妹妹谋划使太子与两位公子离开都城。于是骊姬就劝说献公说:“曲沃是您宗庙所在的地方,蒲城与南北二屈,是您的边境地区。这些地方都没有主政者。没有主政者,就会让敌寇产生侵扰的念头。敌寇产生侵扰的念头,老百姓轻视政令,这是国家的祸患。如果让太子镇守曲沃,两位公子镇守蒲城和南北二屈,就既可以威震百姓,又可令敌寇畏惧。”于是让太子镇守曲沃,重耳镇守蒲城,夷吾镇守南屈和北屈。骊姬在使太子远离都城后,夜里就哭泣。献公问其中原因,骊姬回答说:“我听说申生为人,喜欢仁爱而且能力强,对待百姓非常宽厚慈惠,他现在认为您受我蛊惑,这一定会使国家混乱,恐怕他会因为国民的原因,对您采取强硬措施,您未享尽天年而死,您打算怎么办?何不杀了我,不要因我而让百姓混乱。”献公说:“他对百姓慈惠,难道对他的父亲会不慈惠吗?”骊姬说:“对百姓和对父亲可不一样。杀了您而对百姓有好处,百姓谁不拥护他?即使他爱您,但也很难战胜欲望啊。您不早做打算,大祸即将来到。”献公恐惧地说:“那我怎么办才好?”骊姬说:“您何不告老退位,把政权交给他。他得到了权力亲自治理国家,也许会放过您吧。”献公说:“那不行,我将再做打算。”献公从此开始怀疑太子。骊姬于是派人以献
公的名义告诉太子说:“你父亲梦见你母亲齐姜,你速去祭祀。”申生在曲沃祭祀,在都城绛奉献酒、祭肉给献公,献公打猎不在,骊姬接受了奉献的酒肉,于是把鸩毒掺入酒中,在肉脯中加了毒药。献公回来。召申生呈上祭祀的酒肉,骊姬说:“这些食物从外面送来,不能不试验一下再吃。”把酒倒在地上,地面隆起土包,申生害怕就出来了。骊姬把肉给狗吃,狗就死了;把酒给小吏喝,小吏也死了。骊姬于是仰天捶
胸流下了眼泪,见到中生哭着说:“唉!国家,是你的国家,你怎么认为做国君晚了呢?国君对你有养育之
恩,你都狠心杀他,何况是对待国人呢!杀掉自己的父亲来谋求利于他人,谁会(最终)得利呢?”献公派人
对太子说:“你自己看着办吧。”太傅里克说:“如果太子进宫说明白这件事,或许可以活命;否则,不可以活命。”太子说:“父王老了,如果我面见父王,进宫为自己辩白,那骊姬就得死了,父王会心里不安的。”于是申生在新城庙中自缢而死。
献公于是杀掉了少傅杜原款。派阉楚刺杀重耳,重耳逃到狄。派贾华刺杀夷吾,夷吾逃到梁。放逐所有公子,于是立奚齐为太子。献公死了以后,奚齐继位,里克杀死了他。卓子继位,里克又杀死了他。于是戳杀骊姬,用鞭子抽打至死。
猜你感兴趣:
1.山东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
2.山东省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3.2016年山东语文高考试题答案
4.2017山东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5.2016年山东语文高考试题答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