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网 > 考试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_高考语文答题公式

时间: 思晴2 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是有一定的“套路”,掌握这些套路能为你增添不少分。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分享高考语文答题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

  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2:修辞手法的作用

  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它本身的作用,二是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3: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不能。

  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

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