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网 > 考试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政治 >

2017年高考政治全国卷试题

时间: 刘惠2 高考政治

  轻装上阵,决战高考,从容面对,沉着冷静,莫慌莫忙,认真自信,奋笔疾书,乐观对待,成败看开;高考来临,祝朋友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高考政治全国卷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2017年高考政治全国卷试题选择题

  1.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82万元和1.18万元左右,如今,距离这一目标的实现仅剩3年。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  )
  ①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政府主导就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④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并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促进就业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排除③;题旨强调到2020 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没有说明统筹城乡发展,故不选④。①②是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举措。
  2.2016 年2 月26 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高居民收入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将研究制定针对重点群体的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通过对技术工人、农民、中小创业者、科研人员、企业家、公务员、有就业能力的困难群体等的精准激励,优化收入分配格局。这一激励政策有利于(  )
  ①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 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④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3.2016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化解过剩产能要加大财税支持,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筹集的化解过剩产能资金进行补助,主要用于人员安置,支持力度与去产能规模挂钩。这里的中央专项资金(  )
  ①发挥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③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支出,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有强制性和固定性特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中央设立专项资金,主要是对地方和企业筹集的化解过剩产能资金进行补助,是为了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平衡,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由此可见①②说法正确。这里的资金是用于企业资源配置的支出,不属于行政管理支出,③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税收才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特征。
  4.2016年,全国财政赤字拟安排21 800亿元,比2015年增加5 600亿元,赤字率为3%,比2015年提高0.6个百分点。财政赤字率的提高意味着(  )
  ①市场商品价格普遍上涨 ②国债发行规模将会扩大
  ③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 ④我国税收收入大幅提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5.2016年5月2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公布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鲁政字2016]117号),根据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职工工资水平增长等情况,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核,确定从2016年6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  )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就业率
  ②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③提升劳动力成本,促使企业扭转经济发展方式
  ④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劳动报酬占收入分配的比重,能够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使企业扭转经济发展方式,③④符合题意;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再分配的范畴,①②与题意不符;故该题选C。
  6.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是要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下列措施的组合顺序,与“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对应正确的是(  )
  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居民收入
  ②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③提高基本医疗水平,延长国民寿命
  ④完善休假制度,满足休闲需要
  A.①—②—③ B.②—①—④
  C.③—①—④ D.②—③—①
  【答案】B

  7.财政部决定,2016年,适当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收取比例,更多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此举有利于(  )
  A.刺激社会总供给,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B.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经营压力
  C.促使国企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D.引导国企承担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平
  【答案】D
  【解析】提高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此举有利于引导国企承担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平,D项符合题意;A项中的“刺激社会总供给”、B项中的“减轻企业经营压力”是错误的;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8.近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精准扶贫的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实现市场经济共同富裕目标
  ②有利于缩小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③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精准扶贫可以增加贫困人群的收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平,也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②③正确;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①表述错误,精准扶贫并不等于提高劳动报酬,排除④。
  9.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财政支出和税制结构。以下改革措施与其带来的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
  ①征收高耗能产品的消费税——调节企业产品结构——引导居民合理绿色消费
  ②加大节能减排的财政投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使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③健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缩小个人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使公民自觉依法纳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征收高耗能产品的消费税,能够调节企业产品结构,引导居民合理绿色消费;健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能够缩小收入差距,能够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故入选。②④观点错误,加大节能减排的财政投入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是不能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不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故排除。
  10.有一种具有自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功能的经济调节机制叫“自动稳定器”。经济繁荣时会自动抑制经济增长,经济衰退时会自动促进经济增长。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自动稳定器”功能的是(  )
  A.税务总局实施部分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降低企业税负
  B.因经济繁荣职工收入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进入更高等级
  C.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D.中央银行为应对经济下行,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答案】B

  11.加大结构性减税和定向减税,为未来发展培育新动能,要用政府税收的减法,换取“双创”新动能的加法。下列措施与该项政策相符的是(  )
  ①用“减税降费”的积极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②用自主创新示范区所得税试点政策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智慧 ③用降准降息的宽松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④深化金融改革,提升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答案】C
  【解析】用政府税收的减法换取“双创”新动能的加法,那就是需要我们通过财政政策的激励作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①②符合题意。③是属于货币政策,与题意不符;④金融改革不属于财政政策的范围,与题意不符。
  12.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营改增”是我国目前推出的最重要的税制改革,也是最大的一项减税计划。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利于(  )
  ①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避免重复征税 ③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④促进社会分工,加速产业升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增值税的积极作用,征收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促进社会分工,加速产业升级,②④正确,应选B项。①③观点均与题旨不符,排除。
  13.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
  ①某省政府给予社会托老机构的老人每月300元的财政补贴 ②某企业建立健全以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 ③某市民政局免费为6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④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②④都属于初次分配,不符合题意。
  14.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2.2亿,占总人口的16.1%,中国正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为了应对老龄化趋势,2016年我国将继续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这意味着我国养老金将实现“十二连涨”。我国养老金标准的不断提高(  )
  ①反映了国家财政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②体现出共享改革成果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
  ③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等初次分配调节机制的表现
  ④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③错误,社会保障属于再分配;④错误,提高养老金标准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无关。
  15.国务院印发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提出,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应优先向小微企业转移科技成果;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实施转化的,应当从中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奖励相关科技人员。上述规定的实施有利于(  )
  ①完善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②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③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推动我国经济提质增效
  ④将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上述规定不涉及知识产权保护,②不符合题意;上述规定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无关,故排除④。
  16.《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要“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表明决策层要以更大的力度推动社会公平。为此,需要(  )
  ①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改革过程中坚持“提低、扩中、控高”的基本思路 ③落实生产要素要按贡献参与分配,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④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障财产性税收的足额征缴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①错误,我国已经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会使收入差距拉大,故不符合题意。
  17.目前,我国已确定将器官移植作为大病救助的主要项目纳入医保范畴,成为全民享受的基本医疗权利。包括移植费用和移植后的维持费用,都由政府财政负担。这表明(  )
  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②运用再分配调节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③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④商业保险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财政支出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排除①。医保属于社会保险,且社会保险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排除④。
  18.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6年将加大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此,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保持财政盈余,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 ②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保障政府的支出责任 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④提高财政管理效率,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共担宏观调控职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属于消极的财政政策,故排除;④错误,只有政府才能实行宏观调控。
  19.我国提出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现有的36%提高到45%,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为此,政府应(  )
  ①减轻城乡居民的税费负担 ②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 ③加大财政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资金投入 ④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讲的是解决城镇化问题,①②不符合题意。
  20.小李在外企工作,年薪为15万元。他利用休息时间给某企业做技术指导,一年可获得2万元收入,并将自己制作的软件系统提供给该企业使用,获得1万元收入,另外,小李有20万元储蓄,用于购买基金,今年收益率为7%。小李今年的劳动性收入和资产性收入分别为(  )
  A.17万元 1.4万元 B.15万元 3.4万元
  C.18万元 2.4万元 D.3万元 1.4万元
  【答案】A
  【解析】小李将自己制作的软件系统提供给企业使用,获得1万元收入,属于技术要素收入。

  2017年高考政治全国卷试题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材料二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统计显示: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他们个人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大约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而在这些富有的群体内部,又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地区收入差距更加明显:上海市的人均年收入是西部落后地区的10倍以上,社会财富分配悬殊过大,是构建和谐社会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材料三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将“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列为2016年财政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出2016年的改革攻坚日程表上,收入分配不容缺位。
  (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收入差距拉大的具体表现。
  (2)结合材料三,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公平。
  【答案】(1)具体表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财富过分集中在一部分先富阶层,中低阶层收入低且比重大;地区差异大。
  (2)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长。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③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提低、扩中、调高、取非,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④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2.2016年11月27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然而目前我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有33万个。专家分析认为,因病因灾致贫、缺乏资金、缺少文化是贫困人口长期不能脱贫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时刻牵挂着贫困地区农民脱贫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1)概括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并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该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提出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目标的理由。
  【答案】
  (1)信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但当前贫困现状不容乐观,因病致贫等多种原因影响贫困人口长期不能脱贫。说明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如何:①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解决因病因灾致贫的问题。
  ③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投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完善农村信贷政策,加大对贫困农民脱贫的资金支持力度。
  ⑤加强对贫困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文化素质。
  (2)①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②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提出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目标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提出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目标也体现了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提出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目标是政府责任的体现。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提出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目标的理由。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解答题。解答本题仍然要求考生认真读题,注意题目要求:党和政府。因此在实际的作答过程中这两个方面要分开作答。涉及到党的方面: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涉及到政府的方面有: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等方面。  23.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许多城市缺乏统一的长远发展规划,有的虽有规划但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往往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导致“今天建,明天拆”的乱象层出不穷,城市建设盲目扩延占有大量耕地、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缺乏文化特色、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等各种城市病日益严重。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各级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提升规划水平,坚持依法治市,使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这里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
  材料二:某是为提高城市化水平,按照普惠性、均等化的要求,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计划3年投入近百亿元新建、扩建90繁琐中小学,免费对10万人进行就业创业培训,扩建2所、新建1所公立医院,推动“困难群体助保工程”,确保人人享有养老、医疗社会保障,扩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并在完工后免费开放,通过政府补贴推动经营性文化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场所等向公共提供优惠或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对符合条件的进城人及时办理居住证,确保他们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等权利。按照绿色低碳理念推进城市交通、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活空间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各级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城市病?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该市提高城市化水平措施的意义。
  【答案】
  (1)政府要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论证,根据酵特色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的发展规划;规划要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城市建设;要切实履行职能,认真解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推行政务公开,自学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转变城市治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交通.环境.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
  (2)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有利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弥补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增加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城市交通.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的增加和环境的改善,能够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进行就业创业培训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2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