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学长考研数学复习攻略
考研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打赢数学复习的第一战全靠做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北航学长考研数学复习攻略,供大家参阅!
北航学长考研数学复习攻略
【考研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你不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不知道他们在哪,不知道他们的实力,甚至你都不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有多少人!
考研也没有那么简单,考研毕竟是一场全国性的选拔考试,但凡选择考研并且坚持下去的人都是有大毅力的人,而且他们可能本科学校比你好,本科成绩也比你好,你最大的优势就是你有我(傲娇脸~)。
说了这么多废话就是想告诉大家,相信自己能考上,同时愿意无所保留地为这一场战争付出!
【经验分享】
考研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对待复杂的工作,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可能有的同学不知道该如何制定学习计划,我这里介绍我自己的一些方法以便同学们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
1、软件,首先我们可以利用电子产品帮助我们制定一天的生活和学习计划,比如使用手机自带的日历制定一天的学习、生活安排,只需要大体上规划每天的什么时间在哪儿做什么事情,必要时可以设计闹钟提醒。这里只要有一个框架即可,不需要把行程内容记得很详细。
2、硬件,A4纸或者专门的日程笔记本,如果没有使用日程本的经验,建议选择A4纸(没有固定的格式,便于释放我们不羁的灵魂)。使用A4纸安排学习任务,大体思路是从总体到局部。
首先要有整体的规划,比如在考试前全书看两遍,真题做两遍,模拟题做五套。这个规划要是具体的,可量化的,可以实现的,并且要有时间限制。
然后根据总体规划安排每一天的学习任务,要具体到每天什么时间看多少页书,做多少道题目。
每天晚上对当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哪些任务完成了,哪些没完成,没完成的原因是什么,并适当地自我奖惩。计划要灵活,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节奏的计划。
【数学学习】
首先,考研数学有这么几个特点,涉及内容多,基础性强,时间紧。应对这个问题有两个比较好的方法。
第一、建立知识体系,这一点尤其重要!建立知识体系有利于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由点及面可以有效遏制遗忘,这一点和联想式记忆法有着相似之处。
比较高效的方法是首先看目录,了解每一章主要讲什么,想想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带着问题去看书相信效果会好一点,具体到每一章使用同样的方法理清楚每一章的各小节之间的数学联系,这样层层递近可以编织一张天罗地网,将知识点一网成擒。
第二、滚动式复习。因为高数部分和线代以及概率论之间联系不是很紧密,复习这三部分最好使用滚动式复习,比如高数看完了看线性代数的时候,每天抽一段时间对高数部分进行回顾、梳理,必要的话辅以适当的练习。
学长给考研学弟学妹的一点数学复习经验
从考研数学的试卷中,可将以下几种典型的试题作为复习重点:一、级数与积分的综合题;二、微积分与微分议程的综合题;三、求极限的综合题;四、空间解析几何与多元函数微分的综合题;五、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的综合题。
●解题能力。包括基本运算能力和对基本解题方法的熟练掌握程度等。初步复习时,应首先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个部分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复习。
■记牢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结论,特别是其前提条件和推导过程。
■注意解题技巧。要注意学习、总结。
■不要钻偏题、怪题。没必要浪费时间。
■要及时寻求帮助。遇到比较难的题目,要充分借助老师、同学的帮助,将题目弄通搞懂、下次自己会做。
●及时配备所考科目的最新专业书籍和期刊和过去几年专业试题。
●尽量确认考试出题范围。历年考题摸规律的方法很不精确,一旦命题教师更换,可能吃大亏。广泛地咨询该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有助于了解最新情况。最好的方法还是打听出命题教师,然后争取旁听其授课。
●落实问题的答案。比较好的方法是直接请教老师;退而求其次可以去请教已经通过考试且成绩较高的研究生,并且应该多请教几个,争取全面一些。
●专题整理。尤其是对付试卷中比较棘手的简答题和论述题。有可能请教学长或导师,力求答案尽量完整合理。
●太奇老师帮助您对出题老师保持关注。能够得到当面请教的机会更好,不行的话也要打听到该师的主要的学术观点、重要的专业论著,仔细研读,争取把握其研究 “兴奋点”,也就往往摸到了考查的重点。
考研前辈教你复习数学
考数学前的那一天晚上,晚上回到宾馆有点困,但当时觉得专业课还有些东西得背背,无奈中就喝了一桶红牛提提神,谁知道到了十一点钟躺在床上时感觉很兴奋,竟然没有一点睡意,估计翻来覆去折腾到一点才睡着吧。第二天早晨醒来一看表还不到六点,之后就睡不着了,心里面还想过干脆背会专业课吧,但又不忍心这么折磨自己。。。。。。
亲临考场:
打铃前的那一刻,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打铃的那一刻我就以最快的速度将信封划开,以最快速度填写相关信息,然后提笔就做,考场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珍惜都要去争取。
选择题还是比较顺利的,只有最后一道概率题问有几个间断点,想了一分钟做不出来就空下了。建议大家做题一做不出来立马就空过,此时一定不要心慌,哪怕十个题有一半不会做也要镇定。这样也好安慰自己,不是不会做,而是花在这道题上的时间短。
填空题也比较基础,也比较顺利,只是到了最后一道关于二项分布求期望的那道题,我有点犹豫,样本方差是方差的无偏估计量,原来用这个结论一直是正态分布,不知道对二项分布是否也适用,当时想把这个结论重新推一遍,但是心想节省时间没推,直接用了,等检查时再说吧。
至此填空选择顺利结束,看了看表,25分钟,保持了以往快速的做题风格。我迅速扫了一下周围,看见大家都还在选择题的第二页上。。。然后埋头开始大题。
一切都很顺利,做第二道二重积分时,当时一激动就把这个题写到了第20题的位置,做完后准备翻页,大题页一展开发现中间空了三道题的位置,发现写错位置了。。。还好这个题用了变量代换,方法比较简单用的空白不是很多,然后赶紧把它抄到前面的位置。等我做20题时,写的有点挤还划了箭头,希望老师大发慈悲,别因为乱而扣分。
哈哈,整个考试中最兴奋的是当我做第20题时,往下扫了一眼下面的那道证明题:证明拉格朗日,心里不禁暗喜,这个题也在预料之中吧,因为去年数一数二都考了定理证明,我想今年数三也有这种趋势吧,所以就把课本上所有重要的性质定理的来路都证了证,当然也包括线性代数了,这样真的在考场上节省了不少时间,关于重视基础我还会在后面给大家强调的,这里就做个引子吧。
后面的线代概率也都不难,只要认真都还是能做对的。等最后一个概率分布求完,我长舒了一口气,看了看表,1:45分钟,跟平时做模拟题的时间差不多,然后抓紧时间回头检查。
我做题的过程中可能给了身旁那个北师大的女生不小压力,不时的叹气,举动稍微有点焦躁。
贸大的老师还是很和蔼的,等我的两页草纸用完给老师要时,老师要收我用过的,我告诉她:上面有我解题的过程,检查时会用到。那美女老师什么也没说就答应了。因为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不管你用多少草纸,桌上最多只能有两张,其他的老师要收上去。现在真的谢谢贸大的老师了!
遗憾的是我检查的过程中没有发现错误,只是把第一遍不确定的那个填空选择做了出来,昨晚上对完答案,才知道那个不定积分的大题犯了一个大的低级失误,做着做着两步之间我就抄错了,非常的遗憾,那扣的5分估计最少4分是从这里扣的:在考场上我还多次告诉自己,这个题一定要小心,平时做这种题就犯过不少次低级失误。当时做完这道题我还非常确定这个题一定是对的,包括经常忘记的最后要加上的那个常数C我也写上了。谁知道还是错了,我觉得细心是一种习惯,是在平时生活中养成的,生活中一直就不认真的人,想在做题时保持细心,难度非常的大!
不过考完的时候感觉甚好,还想过拿满分…拿着书包第一个冲出教室,开启手机给爸妈通了电话,告诉他们数学非常的顺利!
复习方法篇:基础基础再基础,做题做题再做题。
然后后期的作数学就是这种感觉,相信大家也听过:做题是体力活而非脑力活,合上书似乎脑子里什么都没有,但是拿起题却没有不会的。你会感觉题目来来回回总是一个样,你可以做到,一定能!
现在我想大家都把今年的考研数学真题看过了,如果你认真做一遍的话,你会发现这些题似乎都不难,但是在三个小时之内却让大家有一种非常不爽的感觉,有劲使不出!我想大家也从其他考过的人口里听到:今年的数学题太基础了,以至于都不会做。
我觉得我数学能考得不错,得益于正确的方法,总结起来:基础基础再基础,做题做题再做题。做题量是一定要保证的,但前提是你有扎实的基础,否则是拼命做题就是空中阁楼。
-----重视基础篇
我觉得好些人只是做到了第二点,而忽视了第一点,看似复习过程下了很大的功夫,实则收获不大!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课本(也就是基础吧,这才是最经典的参考书),就好比深厚的内功,有了深厚的内功再练一些拳法就可以四两拨千斤,但是单单的拳法只是花哨的功夫,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只能应付个别敌人,比如裘千仞,一旦情况发生了变化比如你遇到了黄老邪,就会死的很惨!今年的数学就是这样,风格发生了变化,那些只顾得上研究真题再拼命做题,而没有认真研读课本的人就会很惨!而那些基础扎实的人面对风格的变化是没多大什么感觉的,会以不变应万变。
我写了这么一大段,就是要告诉大家课本很重要,其实从小到大老师无数遍强调要重视基础,不要只顾得上做题,而我们更多的是当成了耳旁风,因为这句话我们听了太多太多,都快结茧了,哈哈!如果你现在还在犹豫要不要再看课本,那就不用犹豫了,要想考到一百三四,这绝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不信大家可以问一问其他也考得不错的战友,他们一定会这么说!当然了,我写这么一大段不仅仅是要告诉你课本一定要看,更多的是想告诉你怎样学习课本!且看下文:
可能会有一些战友说:课本我也认真看过了,但结果依然很遭。我想说:课本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研究的,是因为你课本学的不细致!
那怎么才叫细致呢,当你课本研究完之后,上面会标记很多东西,会画的比较乱,而不是崭新的像没看过一样。课本上的例题(这些题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一定弄透彻)没有不会的,课后题认真做过(哪怕只是在草纸上做,在书上标个答案,也要自己认真做一遍,这一遍就要训练自己合理利用草纸的习惯,每当我做完一章题,对完答案发现错误后,都能很顺利找到这道题的过程然后分析为什么会做错,这个习惯很重要,如果你还有拿起草纸找个空就开始演算,就要赶紧改改了,因为要改掉这个坏习惯真的需要平时多加练习,平时不注意想在考试时注意时间比较困难的事情),有些人说课本后的题实在太多了,应该挑着做,但我觉得同济版的课后题都是非常经典的,远远胜过市面上的参考书,它也不像你想想得那么简单,如果你觉得简单,那你能一遍做完,没有一个不会,一个都不错吗?当然了,这是我的看法,你可以不同意,但如果课后题你一个都不做,那真的会吃亏的。定义性质定理公式,一定搞透彻了,弄清楚其中有几个点,而不是硬生生的背下来,而且要多思考下(比如说关于极大值,这个词大家一定都知道,而且高中开始就见过,你知道它的定义吗,你可能会说:定义有个P用。这你就错了,当你感觉一道题模糊不会做时,定义才是你根本的出发点。你还可能会说:极大值点就是这个点的函数值比周围的点的函数值都大。如果你有类似于这样的回答,那就比较危险了,这就是典型的概念不清,基础不扎实,会吃亏的!极大值有三个点:X0某邻域有定义,其去心邻域中有,f(x)
定义性质定理公式,在看书的过程中一定要总结到一个小本子上,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麻烦,但这个过程会让我们加深印象,而且第二轮复习开始做题时,就不可能总把课本带在身边,这个时候会经常翻阅笔记的,而且对它们的理解的飞跃一定是在做题阶段产生的,这时你可以将你的理解标注在笔记旁边,有什么问题也写在边上,后期当你在看到这些问题时,你甚至感到惊讶:我当时竟然能问出这么NB的问题。如果有问题一直想不通可以和你的研友交流一下,但不要一不会就问,这样根本不深刻,在你多次思考依然未果的情况下,这时研友的一句话可能会让你茅塞顿开,印象深刻!如果一时不会就先记起来,慢慢随着水平的提升大部分问题还是能解决的,相信我!一般情况下,我很少去问别人,除非万不得已真的想不通,倒不是因为觉得自己学的不错而不愿问别人,而是我想独立思考,这个过程很重要。
在你在课后题的过程中,定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不会做,会做做错,自己认为很经典的题,一个不错的结论等等,这时要做好标记,不要清一色的都画个对勾,而是有不同的标记,而是要让自己在将来在此翻到这个题时明白当时自己做标记的原因。比如我喜欢在经典的题前面写G—表示Good,做错的题前面写W—表示做错了或者直接画个叉,不会做的题前写N—表示这个题很难,我不会。等等吧,自己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标记,也是自己的个性!不过这些都是很细节性的东西了,呵呵!
这一篇我就写到这里吧,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无非是想给大家灌输一个观念:课本就如同九阴真经,是武林里最上乘的武功,学透了你就可以像周伯通那样自创空明拳,左右互搏等等,哈哈,开个玩笑,总之,课本很重要,如果这一篇文章能让你意识到这一点,那这么多字我就没有白打,呵呵!
课本用书篇
首先我想给大家说:课本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看的,一定要参照考试大纲,当然今年的大纲还没出,用去年的就行,内容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等新大纲出来后再查缺补漏一下。大纲上的知识点一定要一个不漏的学习,比如概率论里有个泊松定理,估计很多不看大纲的人都没听过吧,而且很多考完研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个知识点,但我想告诉大家:这个知识点虽然考得少,但在大纲里它的要求是“掌握”,不信你可以翻翻看,这是考试的最高要求,这种地方是最容易出大题的地方!如果考试真出了,你会不会犯傻呢,呵呵。
考试大纲里有四种要求,分别是:掌握,理解,会,了解。以我的感觉,这四个要求程度是不同的,是这么一种关系:掌握>会>理解>了解,所以对于掌握和会的知识点,你一定要无比的透彻,往年大题的出题点一般都超不出这两个要求的范围。我的建议是:拿着大纲先将标有“掌握”和“会”的知识点标出来,然后尽最大努力全面掌握,比如今年考研的拉格朗日定理知识点我记得就属于“会”的范畴,一定全面掌握,不但会用,更要会证明它,所以今年当我看到这个题时,是比较兴奋的,因为它在我的预料之中,而且08年数一数二的定理证明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关于高数的课本,这似乎没有一点争议,就是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第五版第六版都行,内容没什么差别,我用的第六版,因为我觉得看着舒服,哈哈!至于你要怎么学习,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应该说的比较清楚了,你可以再看看。
关于线代的课本,似乎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同济版的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另一个是清华大学居余马的线性代数,这两本书我都认真的学过,我自己认为后者比较通俗易懂,更适合去学习,虽然表面上看去有点厚,但实际上好些章节都不用看,前者有点晦涩,呵呵!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先学习的同济版,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去看的清华版吧,反正等我看完清华版之后有融会贯通的感觉。线性代数似乎分了好多章,实则前后关联极大,等你学通了之后会发现好些都是同一个东西,只是从不同角度去研究的,后来当你在做当初让你觉得头疼的概念性的线代选择题时,会非常轻松,如果愿意你立马就能举一个经典的反例证明选项是错误的!
关于线性代数的学习,我想你第一遍学习甚至第二遍的时候一定会非常晕,很正常,我当初也是这种感觉。我是怎样实现跨越的呢?线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好多的结论,让人非常头疼,你要做的就是像高数一样把课本上的性质,例题和课后题中得到的结论统统总结到本子上,然后对于简单的常用的结论你一定要搞清楚是他们是怎样来的,当然开始你也许是做不到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把他们总结出来的原因!等你后期做题的时候慢慢就可以做到了,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这个意识:多多思考这些结论的来历,做题中见到有用的结论就记下来,经常看看,证一证。后面我还会给大家推荐一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是很经典的一本,考过研的都知道,这已经成为考研人心目中不争的事实!也许我上面说的几点你不用做,线代也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因为往年线代出题模式比较固定,题型就那么几种,而且也不是很难,但是我想说一旦题目风格发生变化(而且我觉得现在有这种趋势),比如多出上几道线代证明题,那你就会死的很惨,我们和必要拿自己的命运开玩笑呢,等到考研结束才后悔不如考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虽然这需要花一些心思,有时候也挺累,但是决定了考研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天上不会掉馅饼的!
对了,差点忘记,我这里有一份“线代必须要熟记的公式”,这一份是我自己认为网上能见到的几个版本中比较简洁,最好的一个版本,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留下邮箱,我发给你们。对于里面的结论,别死记,想想这些结论是怎么证明的,反正我那份打印出来后,是一个挨着一个思考过了,这个过程着实比较痛苦,因为线代本身就比较晦涩,有时候有点让人有抓耳挠腮就是想不出来的感觉,呵呵,别急,等你都弄某明白了你就进入线代的另一个境界了。
关于概率的课本,也是没有争议的,就是浙大的那一本,我听说出新版的了,不过我觉得内容不会发生什么变化,看自己喜好了!概率可能是这三门里概念最少的一门了,往往大家就忽视了他,比如“随机变量”到底是怎么回事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真正理解,尤其到多元随机变量那章时,有若干的公式,不用死背公式,好好地,透透彻彻得理解它,它们和点线面体积有着极大的关联,大家慢慢体会下吧,我心里清楚但让我说还真说不清楚,有点只可意会的意思,这样即便考场上忘了公式,你依然可以自己推写出来,而且不会错。浙大这本书不愧是一本经典的课本,不论是它的例题还是它的课后题,大家好好利用,做好笔记!
大量做题用书篇
当你的基础打好后,后面做题时会比较轻松的。当然用书一定要用经典的书,别自己到书店随便挑,一般来说都不咋地。下面我给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书籍,也是前辈们公认的,这些书我都用过,我认为都是非常好的,如果你有能力最好都做做,如果你做不完可以选者做一些,你可以从我做的遍数中感受我对他们相对重要性的理解:
《基础过关660》李永乐(做过三遍)
这本书很好,别看有基础二字你就觉得简单,所谓基础是说里面的题都是填空选择,他基本上穷尽了填空选择所有能见到的题型,做好了考研时填空选择不会出什么问题的。这本书我做了三遍,不过当然不是每一遍都是从头到尾做,一会我会告诉你怎么做。
《考研数学焦点概念与性质》徐兵(做过两遍)
这本书大家可能听的比较少,这本书是我在看过之后觉得确实不错才买的(我一般很少买这种大家没有公认的书),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大部分人不是很在意基础,所以这本书才没有想其他书一样流行,它的高数部分相当的好,会把高数里面大家容易弄错的概念性质以判断的形式给出,后面给出详细的解释,并且举一反三,如果你想打下坚实的基础,强烈建议你看看,里面最精华的属高数部分,如果没时间线代和概率部分就别看了。
《复习全书》李永乐(做过三遍)
关于复习全书和复习指南那本好的争论一直就没有停过,不过我觉得如果是数三,全书要胜过指南一筹,而且很多第一年用复习指南没考上,第二年换复习全书的人都会这么说,全书整体上要好一点。至于数一数二用哪本,我没经历过,也不敢妄下结论。关于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我在后期的时候简单选读过,这本书里面有两部分大家一定要看:分部积分的表格法和微分方程的算子法,太牛了,以至于我用过之后就爱不释手,哈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讲义》(基础篇)姚孟臣(做过两遍)
关于概率论的试题用书大家推荐过几本,我在图书大厦都翻阅过,强烈建议大家用这本,你用过后就知道了,它穷尽了你能见到的所有概率题型,相信做完后你的概率会有质的飞跃!这本书有个提高篇,千万别买哈,里面的东西考研都不考,基础篇才是真正的考研用书,呵呵!
《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做过两遍)
这本书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提到了。有些人可能会说了,你怎么用的书这么多李永乐的,是不是他的托啊,我声明绝对不是,不信你可以看看我原来发过的帖子,也可以问你其他考过的战友,李的书确实不错,后面还有本真题我也用的他的。好了,我说说这本书,这本书很条理,几乎是考研人人手一本的,也不愧李永乐线代之王的称号。不用犹豫了,这本书一定要看的!
《历年试题解析》李永乐(做过一遍)
我没看过其他真题解析,不过这本是挺不错的,它前面是真题,后半部分是解析,最大特点是:解析把所有题都分类了,我觉得这种模式挺好的。对于真题,我没有特别在意,而不是向其他人那样研究了若干遍,我觉得如果你前面的基础像我说的那样扎扎实实打好了,历年真题根本就不在话下,更何况复习全书里面好多都是历年真题,你都做过了。对于真题,我还是严格卡了时间,拿出白纸认真模拟真实考试,2000年之后的题我一般要求自己一个半小时必须做完,然后检查至三小时,做完对答案,一般都能维持在140左右,也有几次满分。2000年之前的题比较简单,一般要求自己一个小时做完,然后直接对答案,所以一次满分都没拿过。一定要对自己高标准的要求,做题速度和准确度都是在高标准中造就的,我觉得做真题还是比较顺的,可能是因为基础打得比较扎实吧。
《经典400题》李永乐(做过两遍)
相必考过数学的人都用过这本书吧,不愧“经典”二字,也有人说他太难了,跟真题相差太远了。我觉得看你怎么看这本书了,这本书是用来查缺补漏的,不是用来模拟考试的,里面所有题没有一道重复的,一道题会综合几个知识点,而且很多是你特别容易弄错和忽视的地方。我觉得这本书其实并不是像大家说的那么难,而是它的计算量特别的大,稍一出错就会前功尽弃,我现在依然记得我做完第二套题,高度集中三小时之后,头脑发晕想去跳楼。这十套题大家的得分一般会比真题低好多,有些朋友甚至只拿了不到50分,别担心这很正常。我做前几份的时候,也只有一百一二,后面会逐渐简单些,才稳定在一百三四。这十套题大家要好好利用,最好能像模拟考试那样卡时间,而且一定要这么多练几次,否则等你到了考场就会感觉不会分配时间,时间也不够用。
《合工大最后五套》(做过一遍)
这五套卷子我也是早有耳闻,但是在市面上市买不到的,听说要邮购什么的。但是08年的时候就有好心人将它们扫描后发在网上,可惜09年我没有见到,所以我当时用的是08年的。这些题还是很不错的,挺新颖,难度比起400题稍小一点,建议大家最后一个月练手用,保持做题的感觉。
做题速度也是在这一轮的大量做题中炼成的,如果上一轮的基础很扎实,你将有着很大的潜力,这一轮中你的能力会有质的飞跃!
做题计划,策略和时间安排之终结篇
基础打扎实后,第二步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大量做题,数学不这样是不会有质的飞跃的。
我做一本书喜欢做好详细的计划,当然做计划也是有技巧的,而不是像一些朋友给自己笼统的定计划:每天完成一章。因为每一章的内容多少和难度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就会出现某一章一会就做完了,另外一章却做了一天也没结束,这样还容易打乱你其他科目的复习计划,毕竟考研不是只考数学。我是这样做计划的:比如第一章,感觉一下这章对于自己而言的难度,一共有多少页,自己计划几天完成,然后定好每天完成多少页,计划要定的稍微宽裕一天,以防出现突然有事,或者这章难度超出预料。不要觉得这费时间,一本书定个详细的计划一个小时足够了吧,而一个详细的计划会让自己效率提高很多。
一般情况下,经典的书目做一遍肯定是不行的,第一遍就是挨着一道一道做(这里我一定提醒下大家,千万不能眼高手低,只看不做,这句话大家一定听过很多遍了,我只是想再提醒下那些依然只是喜欢看题的朋友们,赶紧动手,否则等你考试的时候你会非常难受。),不会的,会做做错的,经典题目……都要做好不同的标记,把自己得到的东西体会写在旁边,建议用个红笔。第二遍就不是全部都做了,因为好些题目你已经很熟练了,再做一遍也不会有什么提高,第二遍最重要的是你第一遍做过标记的,这遍你依然要做好标记,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一遍把你认为对自己来说重要的题目总结到一个错题本上,不要觉得这样浪费时间,认为在书上都做了标记,以后看书就行。到了后期根本没那么多时间翻书,一般都是看自己的错题本。如果做第三遍,就做第二遍做过后你认为有必要再做的题目。第二三遍花的时间会远小于第一遍的。当然了所花的时间取决于第一轮复习时你的基础是否牢固,是否扎实。
关于时间安排,我只想说说顺序问题,至于具体的哪本书几月做,每个人情况都不同,因人而异,不过我觉得我这里安排的有点乱,不过大家可以大致参考下。在大三下学期六月份之前,我一直学习的是课本,那本线代辅导讲义也学过了。然后进入六月,大概还有十多天就期末考试了,赶紧突击准备考试,数学就放下了,六月下旬考完试,我们学校还挺麻烦要换校区,折腾到七月,赶紧回了趟家见了见爸妈,一个周后大约七月十号左右返校正式开始复习先做完660题;七月下旬开始复习全书,然后八月下旬结束,中间因为有奥运会特别兴奋,耽误了几天。然后是那本焦点概念,九月初做完后,觉得有点累,和一个研友一起去秦皇岛北戴河那里玩了三天(玩的挺不错,第一次见海),然后回来作复习全书第二遍,大约九月底结束。我记得北京地区应该是九月底才开的学吧,不过我学分已经修够,这学期我一节课都没有,挺爽吧。十月开始作姚孟臣的概率讲义,一个礼拜结束,然后第二遍。紧接着开始复习全书第三遍和660题第二遍,十月下旬开始做真题,开始一天一套,后来一天两套,十一月初结束,然后研究了几天解题过程。结束后开始做400题,基本上一天一套,结束后做第二遍并作了总结,大概就进入十二月了。这时我开始回归课本,高数部分还认真看课本例题,定理证明等等,真是认真看了一遍,但后来觉得时间不够,现代和概率就只看了笔记(这也就是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的为什么要总结笔记的一个原因)。期间穿插着做了合工大最后五套,并将我自己易错的点,复杂公式,易错公式,常用结论等等总结了几页纸,当然了,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我平时做题积累的,比较分散,最后总结在了一起,然后就不断看这些东西。考前前一天晚上,我这几张纸认真看了一遍,考试当天早晨在贸大吃饭时又迅速浏览了一遍,之后喝了通红牛就自信的走入考场了!有些书的第二三遍我自己也不记得具体时间了,只是记得一般都用不了几天,因为不是全看,很快。
我再给大家捋一下:六月前:差不多时间都学习了课本
七月初-十月中旬:作各种经典书目
十月下旬-十一月初:真题
十一月中-十二月初:模拟400题
十二月中-考前:回归课本,做点模拟练练手
整体上就是这样的,至于细节大家没必要都照搬,因为我觉得我做那几本经典书目时时间安排也一般,不过整体上安排就是这样,尤其是最后一个月,一定要回归原点(我记得网友“雷西儿”有篇很经典的文章,就在数学版块,大家可以找找),我想大家原来的老师也给你们强调过吧。
我觉得自己的做题速度都是在这几个阶段练出来的,不过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有扎实的基础。
这篇文章就作为我这篇历程的终结篇吧,洋洋洒洒的下来,这几篇加起来快一万字了吧,文章把我数学学习的历程很详细的写出来了,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受益!最近有很多朋友给我发邮件,问我各种各样问题,除了这两天的信件我大部分都恢复了,但是邮件太多,每天回复得花好几个小时,而贸大金金的复试参考书又多又厚,我只看完了一本,得加紧时间看了,可能最近就不能一一回复了,希望大家理解,复试结束后我会给大家一个答复!
看过北航学长考研数学复习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