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网 > 考试 > 学历类考试 > 考研频道 > 考研备考 > 考研政治 >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11章重点知识

时间: 玉莲2 考研政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家复习考研政治时,可有注意毛中特的11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11章重点知识,供大家参阅!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11章重点知识1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六点: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笋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二、加快推进以改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党的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其基本要求是: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第一,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

  第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

  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这“两个比重”,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有利于增加广大劳动者收入,维护劳动者权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取缔非法收入;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经营垄断。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第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四,发展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第五,积极发展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第六,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证基金。第七,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人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

  第一,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第二,以深化公立医院为突破口,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第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用药。第四,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党的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11章重点知识2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结果。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理论意义主要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其实践意义主要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

  

看过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第11章重点知识

4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