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每年一共需要多少钱
美国留学的总费用
入学考试:每次考试约收费100-200美元,大多数学生至少要考两次。因此,估计每个申请入学者在考试上至少要花费500美元。
申请费:每校平均需50-75美元。
学费与杂费:
每学年(9个月)约为5,000-30,000美元,依学校的性质和质量而异。私立的学院和大学一般比州立的贵。大多数的州立大学对在本州生活不满一年的"非定居"学生要收取更高的费用。外国学生当然被视为"非定居"学生。College Board会在美国学院国际学生手册(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Handbook of US Colleges)上发布收费标准、考试要求以及其他有用的信息。有时学生还要支付一些别的费用。例如大多数学校向学生收取"学生活动费",用于俱乐部及体育活动的开销。如果要使用特殊的科学图书馆、艺术工作室及健身运动设施等还需另行付费。
食宿费用:
每年约3,000-7,500美元。有的学校收取额外的住房费,有的则预收伙食费。到美国的外国学生,第一年一般住在学生公寓或宿舍,常常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合住一间。不过,某些设在大城市中的学院、大学及语言学校等允许学生在校外找较便宜的住房。在校外租房一般要预付至少一个月的房租,再加相当于一个月房租的"押金"。
书费和文具费:
学生每年为书籍、笔记本及其他学习用具共需支付约1,000美元。买旧书可节约一些留学费用。有的学校不提供计算机,这一点应在择校时先问清楚。少数学校规定学生要自己购买个人电脑,但提供价格优惠。
医疗保险:
很多学校要求外国学生入学时就买妥健康保险。美国的医疗费用极为昂贵,校方对于其家庭不在美国健康保险范围内的外国学生安排了一种强化医疗保险策略。该项至少收费500美元的保险包括看门诊、医药、住院、外科手术、急救、X射线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的费用。一名家庭成员的医疗保险费每月至少200美元。此类保险不包括牙医、眼科检查及配镜。因此,需配眼镜或角膜镜的学生最好在赴美之前办妥。
日常费用:
用于支付邮票、牙膏、肥皂、报纸、洗衣、交通、医药及娱乐活动等。有的学校定期为学生公寓提供洗衣及干洗服务。有时可在公寓内或校园里找到自助洗衣处(投币使用的洗衣机和烘干机)。
其他家庭成员的年开支费用:每一名家庭成员同行将使总费用增加约15%,或5000美元。所有去美国留学的费用总数会因通货膨胀每年上升5%左右。此外,汇率变动可能使总费用数目有10%的波动。
美国留学兼职方式
一、计算机房
计算机房通常会聘用很多学生担任计算机助理。学生如果精通计算机知识,可去学校计算机房申请当助理员。
二、学校行政机关
美国大学的行政机关一般会提供行政助理、秘书、司机、清洁员等各类工作,此外,学校书店、校警等机构也会雇佣学生,有兴趣的人可去申请。如有教中文的经验,则不妨到校内中文班去应聘助教工作。
三、图书馆
美国大学图书馆为学生提供的工作机会较多。图书馆环境单纯,工作任务也不重,而且顺便还可能近水楼台先得月,乘机饱览群书,是最名正言顺的半工半读的地方。由于此类工作比较热门,建议留学生到校后尽早到图书馆询问有关信息。
四、餐厅
美国大学一般都设有餐厅,除管理人员与厨师外,其他工作人员往往聘请学生担任。此类工作机会较多,特点是要求比较低,工资也相对较低,但是工作轻松简单,除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外,还可解决吃饭问题。因此,虽然层次不高,但对急于解决经济问题的留学生来说,不妨一试。
五、实习项目
在上学期间,完成大部分课程以后,或者在假期期间,美国大学可以提供CPT(课程实习训练),时间总和是一年,可以分几次使用。CPT是美国大学的实习项目,在CPT期间,学生是fulltime position,和实习所在公司或机构的员工享有同等待遇。
CPT不但可以在金钱上满足留学生的生活,对毕业以后找工作也非常有帮助。但是原则上,CPT的工作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关。
六、校外打工
其实除了校内打工和实习项目,学生也是可以进行校外打工的,但特别要提醒的是持有美国F-1留学签证的学生,校外打工受联邦法所规范。
首先最重要的是学生获准来美是为了进行学习和研究。他们在入境之前必须证明自己有能力负担学习和生活的开销,所以不应预计自己会获准“校外打工”。
其次是学生在入学后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或者在国土安全部所规定的“紧急环境”之下,才会获准校外打工。
另外学生必须至少已在校就读一个学年,而且学业成绩良好,并且是无法获得“校内打工”的机会;或者“校内打工”的薪酬不足以支付学生的财务需要,只有在这些情况下,才可以获准校外打工。校外打工的工时,每周不得超过20小时。
美国留学生选课攻略
1.选课量要合理
我有一个朋友,刚进大一的时候,选满了21分,什么课都选,明明学的ee,却跑去学了机械原理,到了drop的日期也不drop,结果坚持了一个学期在final周终于累垮了,有两门最后没有考好。其实她那时候少选一门课那个学期就能轻松一点,但是她没这么做,导致一学期非常累。
到了大一下半学期,她就少选了一门课,虽然总共就4门课了,但是其中有一门课占据了她全部的时间,每周四交作业,周五新作业又下来了,在她拼死拼活上交两次作业之后,终于因为第三次作业deadline已过而无奈drop,而此时她已经无法再选课了。
2.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课表
早上起不来的千万别选八点的课了,也许你会觉得自己毅力够强,但是到了期中期末需要熬夜甚至通宵复习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真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3.同学
不要轻易一窝蜂和周围同学一起上课,不要轻易抱大腿,不要轻易被抱大腿。虽然可以肯定的说,和朋友上课可以一起写作业,复习,帮助不少,但一牵扯到“大腿”还请三思,说直白一点,Academic Integrity很重要。
尽量多和同学交流,觉得谈得来,靠谱的话可以一起学习。
4.教授
每门课都会有几个教授供学生选择,每个教授的授课方式,课件,评分标准甚至考卷都可能不相同,找到最合适的教授非常重要。比如我朋友选的一门艺术史课,教授是一个日本人,想方设法要扣中国学生的分,课上对中国学生也很mean,选到这种教授真是陪了夫人(GPA)又折兵(好心情)。
学校应该会有教评系统,但对课程、教授难以有一个客观的介绍(花费时间,教授推荐度etc)。虽然有Ratemyprofessor可以参考,但留学生对Ratemyprofessor的信息还是要客观对待,因为同一个教授不同学生会有相差很多的看法,甚至我觉得不少评论是“水军”刷出来的,比如:
a)有教授一学期全好评,一学期全差评;
b)有教授课上直接要求学生为其在Ratemyprofessor上好评。
但几乎完全是差评的课,如果不是这学期非上不可就不要去选了。碰上一个特别差劲的老师真是会毁了一学期学习时候的心情。如果对那个课的内容特别感兴趣的话,看看在之后的学期里会不会换好一点的老师来教。要知道,一个好的老师教给你的可不仅仅是课内知识。
如果有两个选择,好教授的无聊课题,烂教授的有趣课题,一定要选好教授,上了发现原来这个可以这么有意思啊。血的教训啊,曾选过烂教授的有趣课题,后悔过,drop过,那时已经没什么选择了。
5.课程
写作课:
a) 不要抱着“我要锻炼自己,锻炼英语”的想法选择阅读量巨大的文科课(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大量阅读英文文献你真的做不来,想起那些一个学期阅读量上千页的日子,真的如地狱一般)。你以为你的写作水平会在以后大幅提高,你错了。
b)你以为你大一刚开始不适应,会很忙,以后会慢慢习惯,你错了,大部分专业你只会更忙…
专业课:
a)一些基础课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上到,因为是Prerequisite
b)如果专业课并不是每个学期都开设,请注意跟上Department的推荐课程计划,以免延迟毕业
水课:
先说结论,为了GPA,水课还是要选的。但是,水课虽好,可不要贪多。大一的话可以一学期一门/一门半左右。所谓水课就是课程非常无聊,作业不少,考试简单好拿A的课。其实很多时候水课并没有那么水,只是对你的专业课没有什么促进作用,但能让你接触到一些比较冷门的知识。而且好歹有学分,不拿白不拿嘛。
注意有些课不是每学期都有的,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