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语句排序题有什么解题技巧
行测语句排序题的解题技巧
一、解题步骤
1、从选项入手,确定发语词(首句)和尾句
四个选项中,如果有2个或者3个选项标示的段首句同为一句,则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可能性较大。
2、代词指代
代词一般不直接出现在句首,其前方需要有指代的内容出现。
3、关联词语的搭配
如果一些语句的开头有关联词的话,一定不会是段首句,而是应该通过关联词表示的关系,寻找其他几句中与之想匹配的一项。
4、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遵循事物发展的时空顺序。
5、主体的一致性、连贯性
文段的主体要保持一致,或者如果文段的主体不断变化的话,这些主体之间要有关系,同时保持连贯性。
6、例子
例子一般不是段首句,但是一定可以通过例子证明的内容找到与之相匹配的一句,这句话一般在例子的前面。
7、行文脉络
行文脉络分为:总--分--总,总--分,分--总,并列这几种格式。总--分--总格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般解决问题的部分由关联词“只有……才”、“只要……就”,或者关键词“应该”、“需要”、“必须”等词引导。
二、试题秒杀
【例1】①在丹麦、瑞士等北欧国家发现和出土的大量石斧、石制矛头、箭头和其他石制工具以及用树干造于的独木舟便是遗证
②陆地上的积冰融化后,很快就出现了苔藓。地衣和细草,这些冻土原始植物引来了驯鹿等动物
③又常年受着从西面和西南面刮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很适合生物的生长
④动物又吸引居住在中欧的猎人在夏天来到北欧狩猎
⑤北欧虽说处于高纬度地区,但这一带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地方
⑥这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时代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⑥⑤③②④①
B.⑤②③④①⑥
C.⑤③②④⑥①
D.⑥②④①⑤③
【秒杀技巧】
1、首先通过选项可以确定⑤或⑥一定是文段的首句。而⑥在开头部分出现代词“这”,代词出现是为了指代前文出现的内容,所以一般除了文学作品以外,代词很少直接出现在段首,故⑤是段首句,排除A和D选项。
2、BC选项的第二句和第三句分别是②和③,阅读后可以确定③与⑤的联系更为紧密,符合事物发展的顺序,逻辑关系正确。
3、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
【例2】①单纯罗列史料,构不成历史
②只有在史料引导下发挥想象力,才能把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丰富内涵表现出来
③历史研究不仅需要发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学家通过史料发挥合理想象
④所谓合理想象,就是要尽可能避免不实之虚构
⑤这是一种悖论,又难以杜绝
⑥但是,只要想象就难以避免不实虚构出现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④⑤⑥③②①
B.③①②④⑥⑤
C.⑤⑥②①④⑥
D.①③④⑥⑤②
【秒杀技巧一】
1、此题四个选项的第一句分别是④③⑤①,由于代词出现在句首的语句一般不为段首句,所以排除⑤为首句。
2、③提出了“合理想象”,而④对其进行解释,可以确定③和④相连,而且③在④之前。
3、所以,D是正确选项。
【秒杀技巧二】
利用行文脉络
1、①属于提出问题类型的语句
2、②出现“只有……才”,属于解决问题类型的语句,应该在文段的末尾部分,所以很可能是文段的最后一句,D选项中②为最后一句,①为段首句。所以正确答案是D。
行测言语理解的例题解析
言语理解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快速提高的专项,它需要我们的理解和积累,所以考生尽早着手准备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言语部分主要有三块:选词填空、片段阅读、文章阅读。选词填空侧重考查词语的积累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而片段阅读考查材料概括和观点提炼的能力。文章阅读的提问方式和解决方式与前两种题目类似,阅读篇幅较长。知道考查什么能力了,接下来给大家讲解几道例题,感受一下言语理解题目的魅力。
【例1】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________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再借助________的设备来读取、复制和传输。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存储 先进 B.记录 特定
C.保存 固有 D.记忆 专门
【解析】B.由“信息通过数码方式________在设备中”可知,“设备”为一具体实物,用“记忆”一词不够恰当,且后文强调的是这种设备的特别与唯一,“特定”比“先进”、“固有”更为合适,故B项最为恰当。
这道题目我们可以感受到逻辑填空题目侧重材料语意的理解,以及实词含义的辨析,所以我们需要注意实词的积累。
【例2】许多调查显示,实现了地域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绝大部分集中在20-35岁之间,其中男性的比重大大高于女性,且受教育程度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从迁移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来看,通常在其家乡处于中上等水平。和这些已经走出去的人相比,还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要实现向外转移,需要克服文化、年龄以及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问题是:
A.农民具备什么条件才较易外出务工
B.已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的主要特点
C.农村劳动力留守家乡的具体缘由
D.农村劳动力实现经济状况改善的途径
【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实现了地域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具备的条件,即大部分集中在20-35岁之间、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经济状况在家乡处于中上等水平。接着说明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文化、年龄以及经济条件等都是其外出务工的限制条件。综合可知,本文段主要说明的问题是农民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较易外出务工,即A项。
片段阅读侧重常规主观题目,即需要通过言语的积累,对材料内容进行宏观把握和概括,找到材料重点及作者观点。
【例3】药检局对于五种消炎药进行药效比较,结果如下:甲与乙药效相同;丙比甲有效;丁副作用最大;戊药效最差。因此( )。
A.丙最有效
B.丁比戊药效好
C.甲比戊副作用大
D.甲和乙副作用相同
【答案】B.解析:文段提出两个比较项,为药效和副作用。而所给的比较结果不全面,缺乏丁的药效情况、除丁外其他四种药的副作用情况。通过戊药效最差可推出丁比戊药效好,但无法推出丙的药效是否最好,也无法推出C、D两项。所以B项为正确答案。
【例4】中国要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必须有一流的教育。只有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中国才 能做出应有的国际贡献。
以下各项都符合题干的意思,除了
A.中国难以做出应有的国际贡献,除非拥有一流的教育
B.只要中国拥有一流的教育,就能做出应有的国际贡献
C.如果中国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就不会没有一流的教育
D.不能设想中国做出了应有的国际贡献,但缺乏一流的教育
【答案】B.解析:题干的断定是:“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是“做出应有的国际贡献”的必要条件,该断定的则是充分条件,其他选项均与题干意思吻合。
行测朴素逻辑题的解题方法
在公务员考试中,朴素逻辑基本是必考题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朴素逻辑常用方法有代入排除法、假设法、分析法、列表法、连线法等。其中,代入排除法作为一种非常简单、省脑的方法却常常被广大考生忽略。下面我们就共同回顾下这种方法,牢抓这一得分利器。
代入排除法有两种应用情况,一种是把题干信息代入到选项中,排除错误的选项,另一种是把选项信息代入题干中检验选项是否合理,多适用于题干信息和选项信息都比较全面的题目,此外,题干问到“与题干相矛盾的选项”,也可直接采用代入排除法,把选项信息代入题干中检验选项是否出现矛盾。
【真题回放1】小曾、小孙、小石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妹妹,且都比自己小11岁。三个妹妹的名字叫小英、小丽、小梅。已知小曾比小英大9岁,小曾与小丽年龄之和是52岁,小孙与小丽年龄之和是54岁。由此可知,谁是谁的妹妹? ( )
A.小梅是小孙的妹妹,小丽是小曾的妹妹,小英是小石的妹妹。
B.小梅是小石的妹妹,小丽是小孙的妹妹,小英是小曾的妹妹。
C.小梅是小曾的妹妹,小丽是小石的妹妹,小英是小孙的妹妹。
D.小梅是小曾的妹妹,小丽是小孙的妹妹,小英是小石的妹妹。
【答案】C。解析:这是一道朴素逻辑题目。题中选项信息给定的比较全面,所以可首选代入排除法。将题干信息依次代入到选项中,排除错误的选项,即可迅速得出正确答案:根据“小曾比小英大9岁”和“小曾与小丽年龄之和是52岁”可知,小曾和小英、小丽都不是兄妹,排除A、B;又“小孙与小丽年龄之和是54岁”,所以小孙与小丽不是兄妹,排除D。故答案选C。
【真题回放2】小王、小张、小赵、小刘四人讨论比赛四强的甲、乙、丙、丁四个队伍哪个将获得冠军。小王:“乙是冠军。”小张:“冠军是丁或丙。”小赵:“冠军是甲或丁。”小刘:“甲和丙不是冠军。”结果出来后,只有两个人的推断是正确的,冠军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真假话问题,两真两假,而冠军只有一个,题干中无特殊关系,选项给定的情况又较全面,故可使用代入排除法。将选项A “甲”代入题干中,会发现此时小王、小张和小刘话都推测错误,小赵推断正确,与题干“只有两个人的推断是正确”矛盾,不符合题干,排除;代入B“乙”,则小王、小刘推断正确,小张和小赵推测错误,符合题干,故选B;同理代入可知C、D错误。当然此题也可用假设法,假设小王推断正确,得出乙是冠军,同时小张“冠军是丁或丙”和小赵“冠军是甲或丁”推断不正确,小刘“甲和丙不是冠军”推断正确,符合题意,假设正确,得出冠军为乙,正确答案为B。
这两道朴素逻辑题目均能运用代入排除法迅速秒杀,希望大家牢记代入排除法适用的题型,遇到之后能迅速出击,快速选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