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易错点
中考的历史这一科目中,易错点有很多,一不小心就会别扣分。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中考历史易错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考历史易错点
中国古代史部分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2、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3、四大发明的顺序:造纸术(汉)、印刷术(隋唐)、火药(唐中期)、指南针(北宋)。具体来说,西汉出现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用麻做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唐中期有了火药的记载,唐末用于军事,宋元广泛用于军事并向外传播。指南针在北宋开始用于航海,南宋广泛用于航海并向外传播。
4、西域,指今新疆和更西的地方,而非西藏。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的,不是汉武帝,他在位是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
5、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不是预报地震的,而是测定地震方位的。
6、唐朝流通的货币“开元通宝”,不是唐玄宗开元年间铸造的,而是唐高祖下令造的,意为开辟新纪元之意。
7、贤才姚崇是武则天在位期间选拔的,而后来唐玄宗继续重用过姚崇。
8、清朝乾隆平定的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不是回族,而是新疆维吾尔族的。
9、清朝与以往相比,其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何突出特点?一是反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二是把平定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与加强民族联系和军事行政管理相结合。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半殖民地是形式上的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受到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
半封建是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成分,但仍保留着封建剥削制度。《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形式上是独立国家,但其独立的政治开始受到外来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了外来资本主义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
2、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直接: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工业文明成果进入中国,方便了人们出行、促进了商品流通、丰富了人们生活
3、南京条约是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割香港给英国,这是两个不同的地理概念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赔款是2100万元,不是白银而是西班牙银元,折合白银1512万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南京条约》签订仅仅是开始。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
4、近代被迫开放和现代改革开放的区别
近代开放和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是列强强迫中国开放的,主权受到损害,以便利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现代改革开放是主权在中国,是为了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资金,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5、火烧圆明园是英法联军而不是八国联军,时间是1860年不是1856年。但八国联军和英法联军都曾侵占过北京。
6、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八国联军中的“奥”指奥匈帝国,不是奥地利,当时还没有奥地利。而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不是八国,而是十一国,多了比、荷、西三国。
7、洋务运动虽然向西方学习,但只是学习技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所以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良运动,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是其失败的根源。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我们现在改革开放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是为了发展我国的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8、近代化和近代史的区别
近代化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领域开启性事件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近代史是指现代史之前的历史,即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历史,时间是1840年—1949年。揭开中国教育近代化序幕的是洋务运动的京师同文馆,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
9、近代化探索中,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探索的开启性事件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19世纪末,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西方政治制度。
10、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1、三民主义并不是完美的,而是有其局限性。民族主义未明确提出反帝,民权主义未将整个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对象,民生主义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2、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上的近代化探索,近代化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但中国近代化思想解放运动只包括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不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爱国的进步的运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13、洋务派和维新派异同
相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试图富国强兵。
不同:洋务派主张维护封建制度,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辛亥革命最大功绩是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14、洋务派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5、近代前期三次运动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性质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6、中国近代前期被迫与列强签订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不是《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尽管没有割地条款,但巨额赔款以及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严格控制清政府的规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显然其危害比《马关条约》更为严重。
17、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不是彻底胜利。
18、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依据是工人阶级在斗争中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成为决定斗争最终结果的主力军。
19、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新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20、几个历史转折:
一、党史上的转折: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其他转折:鸦片战争、中华民国成立、抗日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三、社会性质改变的一定是重大转折,转折不一定改变社会性质
中考历史易错题训练
1.知识点: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易错点:误以为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辨析】随着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其实质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例1】四字短语彰显中国文化特色。下列各项中均能体现西方人文精神的一组四字短语是()
A.与世无争 麻木不仁 神权至上 及时行乐
B.压抑人性 以人为本 言论自由 自私自利
C.禁欲苦行 人人平等 知行合一 和谐共生
D.随心所欲 无拘无束 张扬个性 思想开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人文主义是以人为中心,强调和发挥人的作用。(2)注意题干中的要求“各项均能体现”。A项均未体现;B项“自私自利”未体现;C项“禁欲苦行”未体现。
【答案】D
2.知识点:新航路开辟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易错点:误以为新航路开辟只有积极影响而无消极影响。
【辨析】新航路的开辟虽然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但也不能忽视它的消极影响。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利用这些航线大搞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造成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贫困和落后,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例2】《根》这部作品通过空间的变化,跨越一个世纪的时间鸿沟,忠实地再现了一个黑人家庭六代人,被奴隶贩子从非洲漂洋过海掳到美洲进行一次次贩卖的经历。你认为在本作品中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很多西方国家为图暴利,加入贩卖黑奴的行列②英国最先从事黑奴贸易③反映出美国上百万黑人的苦难历史④剖析了奴隶制的野蛮残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总结能力。本题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既要看到三角贸易对非洲的危害,又要看到其对欧洲和美洲的进步意义。
【答案】C
3.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结束的标志是1688年宫廷政变的胜利。
易错点:误以为英国内战的爆发和《权利法案》的颁布分别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辨析】新议会召开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国王围绕限制还是维护王权展开激烈斗争,革命已经开始;而“1688年政变”使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贵族达成妥协,新政权稳定地建立起来,革命结束。《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正式确立起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政治制度,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例3】马克思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苏格兰人民起义是开始的标志
B.克伦威尔领导了这场革命
C.革命中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苏格兰人民起义只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答案】A
4.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是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易混点:误以为美国独立战争只是民族解放战争。
【辨析】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属于民族解放战争。同时,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所以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例4】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是()
A.它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它推翻了封建王朝在北美的统治
C.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D.领导这场战争的是北美资产阶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性质的认识。美国独立战争前,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独立意识在增强,争取民族独立成为独立战争的首要任务。同时,北美资本主义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成为独立战争的根本任务。独立战争的胜利,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样,从战争的任务和结果看,美国的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性质。
【答案】C
5.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易混点:误以为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三级会议的召开。
【辨析】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革命阵营构成的最大不同点是法国资产阶级各阶层与人民结成联盟,人民将革命不断推向深入,巴士底监狱是当时法国封建势力的象征,所以通常将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作为革命开始的标志;而三级会议的召开只是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
【例5】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每年的这一天,法国人民都要隆重纪念这个带给他们民主、自由的日子。这缘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攻占巴士底监狱 B.颁布《人权宣言》
C.颁布《法典》 D.建立第一共和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这一天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答案】A
6.知识点:拿破仑加冕称帝后,他仍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易混点:误以为拿破仑加冕称帝后,他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辨析】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凭借非凡的军事才干和政治野心,通过政变上台执政,然后加冕称帝,变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为军事独裁的帝国。虽然政权形式变了,但是政权的性质没有改变,法兰西第一帝国仍然是资产阶级掌权的国家。从拿破仑的内外措施也可以看出,拿破仑始终代表和维护着资产阶级的利益。
【例6】在《拿破仑时代》中有这样一段话:“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贵的,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它的影响才能起作用。”其中所说的“潮流”是指()
A.建立封建君主专制
B.巩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和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C.对外征战,建立统一欧洲
D.建立真正民主、自由的社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拿破仑时代是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时代,因而题干中的“潮流”应该与资本主义巩固和发展有关。
【答案】B
7.知识点: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易混点:误以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飞梭的发明或瓦特改进蒸汽机。
【辨析】飞梭是棉纺织业中出现的一项重要发明,大大加快了织布速度,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而瓦特改进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或称主要标志。
【例7】1765年,英国织工★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这是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型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处是指()
A.哈格里夫斯 B.珍妮
C.爱迪生 D.史蒂芬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被视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是哈格里夫斯。
【答案】A
8.知识点:明治维新使日本由落后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易混点:误以为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半殖民地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辨析】1853-1868年,日本国门虽然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打开,但是日本还没有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只是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严重危机,它仍是主权完整的封建国家。明治维新使日本由落后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例8】“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C.进行了对外侵略扩张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改革前俄国和日本所处的背景不同,日本被美国打开国门,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面临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俄国则是面临严峻的农奴制危机,主要是国内阶级矛盾。
【答案】B
9.知识点: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易混点:误以为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
【辨析】即使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不可避免。因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的争夺。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矛盾日益尖锐,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任何一桩偶然事件都有可能引发世界范围的战争。
【例9】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A.巴尔干半岛——萨拉热窝事件
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C.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突袭波兰
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20世纪初”这一时间限制和准确理解“火药桶”和“火星”。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世界大战一触即发。长期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争夺和其他复杂因素,巴尔干半岛素有“火药桶”之称。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匈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