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为了准备最新一年的中考,我们要巩固好所学的历史重点知识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供大家参阅!
肇庆市中考历史模拟题及含答案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涂黑。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B.中国古代相权的削弱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古代中央机构逐渐完善
2.某中学开展以“古代中国政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
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试论内外朝格局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3.“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和这种制度相对应的是
A.“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B.“立嫡以长不以贤”
C.“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新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4.中国古代尽管十分注意整顿吏治,加强对官员的监察,但政治腐败黑暗的现象并不少见。下列成语中,哪一条最能贴切地反映宦官专权的主要原因
A.鞍前马后 B.为虎作伥 C.狐假虎威 D.爱屋及乌
5.《北京条约》中有如下条款:“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眷,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这反映出列强在侵华方式上的新特点是
A.商品输出 B.掠夺劳动力 C.资本输出 D.掠夺财富
6.太平军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有了正确认识
B.主张自由贸易,无论何种商品都不限制
C.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
D.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外交方针
7.右图是20世纪初西方报刊上的一幅时局漫画《慈禧太后跑路》,关于这一时局的正确说法是
A.西方列强随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殖民者的气焰
C.反映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D. 其结果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8.《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这表明
A.清末新政失败 B.民主共和思想影响扩大
C.清朝统治覆灭 D.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9.“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一面提倡国货,一面仇物抵制。……国民皆用国货,何惧强邻无理。”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0.观察右侧的政治宣传画,其表达的主题是
A.反封建、反侵略
B.反专制、求民主
C.国共合作抗战
D.工农武装割据
11.“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是指
A.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B.“工农武装割据” C.城市中心论 D.议会斗争
12.“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上征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左”倾错误
C.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 D.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
13.“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
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4.下列是某次会议与会各党派代表人数统计表,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政党 国民党代表 共产党 民主同盟 青年党 无党派人士 合计
代表人数 8 7 9 5 9 38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重庆谈判的结束
C.新中国成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5.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
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活动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2001年“入世” C.万隆会议 D.中国重返联合国
16.“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
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这首诗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的背景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九二共识”的确定 D.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17.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
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雅典的民主,仅仅是少数人的民主
B.轮番而治等措施,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C.排斥外邦人导致了民族矛盾激化
D.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
18.“《十二铜表法》中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
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哪一特点
A.注重保护私人财产 B.注重诉讼程序 C.法律至上 D.内容广泛庞杂
19.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A.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
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20.1997年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国王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
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英国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D.英国王室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21.2016年11月9日在美国大选中,特朗普击败了希拉里赢得了选举。下面关于美国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统不能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B.总统可以任免大法官,而且大法官任职终身
C.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任期五年
D.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
22.《西方政治制度史》中提到:“总统虽由两院议员选择产生,并在某些方面受到议会两院制
约,但仍拥有巨大的权力。”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依据的法律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1875年宪法 D.1871年宪法
23.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这主要源于
A.联邦制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两党制原则
24.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B.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
C.广泛发动农民参与国家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25.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
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D.七月事件
26.杜鲁门曾说:“地缘政治……,它用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话来描述国际图景,以此来为即将
实行的复杂的遏制战略铺平道路。”这里的“遏制战略”是指
A.雅尔塔体系 B.冷战政策 C.北约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
27.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但冷战的“化石”仍然存在。属于冷战化石的是
A.联合国 B.欧盟 C.北约 D.世界贸易组织
28.右图为漫画《梅开三度》,对该漫画理解准确的是
A.冷战局面宣告结束
B.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冲击了两极格局
C.多极化世界格局形成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的中国开始走向世界
29.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
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
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这体现了舒曼的初衷是
A.掌握联营机构的领导权 B.与英国争夺欧洲市场
C.联合西欧抗衡美苏 D.实现和德国的和解
30.有学者说:“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
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
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C.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二、非选择题:满分40分,本大题共3小题。
31.(14分)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绝对皇权”在明清时期的主要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美国革命分别创立了什么政体?分析两者各有
何突出特点?(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
完善和发展”的主要措施?(4分)
32.(14分)中国的对外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材料三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试评价这一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
什么要“援助中国”?(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
的重要事件。(4分)
33.(12分)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材料一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二 1993年年末,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有一个美国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可以使它团结起来”。“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受到苏联挑战的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找到了帮助那些受压制者的‘国家安全’的理由。”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
特征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想念冷战的原因?(6分)
肇庆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C B C D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B C D B D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A C A B C B D B
二、非选择题:满分40分,本大题共3小题。
31.(14分)
(1)明朝设内阁制度,加强皇权;清朝设置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4分)
(2)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美国:联邦制共和制政体。(2分)
特点:英国议会主权,国王统而不治;美国:三权分立,权力相互制约与平衡。(4分)
(3)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健全法制,
实行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 (4分,答对2点即可)
32.(14分)
(1)观点: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而导致的。(2分)
评价: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分),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做出的结论,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1分)
(2)援助:提供军事援助;提高中国的政治地位;提供贷款。(2分,答对2点即可)
原因:日本的侵略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中国的抗战牵制了日本大部分兵力,帮助中国抗
战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4分,
答对2点即可)
(3)特点:较为公开透明;易为舆论监督;具有包容性或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2分,
答对2点即可)
举例: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2分)
33.(12分)
(1)特征:以谈判为主要方式(处于守势)。(2分)原因: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对抗(或军备竞赛)的拖累;欧共体、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或经济区域化的冲击)。(4分,答对2点即可)
原因:冷战为一些国家提供 发展机遇;刺激了美国国力发展;促进美国内部的团结;
促成了美国人登上月球;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6分,答对3点即可)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考生答案跟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肇庆市中考历史模拟题及含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
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涂黑。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他是在强调
A.民贵君轻 B.教育的教化功能
C.以德治国 D.性本善
2.在社会转型期,旧的统治思想已失去了统治的地位;新的统治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社会中的各个阶段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并
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化、理论化。下列现象(或思想)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 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D.宋明理学
3.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
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失去先秦的“民本”特色 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原则
4.南宋思想家叶适认为,要实现对道的全面认识,就必须要全面观察事物,并亲身实践然后
进行考核验证 。据此分析叶适
A.主张万物皆理 B.主张理是万物的本源
C.主张格物致知 D.提倡经世致用
5.程朱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王阳明也提出了“天理即是人欲”的观点。这
表明二者相同之处是
A.注重道德培养 B.主张理在心中
C.继承先秦儒学 D.追求民主自由
6.解缙十九岁中进士,后进翰林院,朱元璋对解缙“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他对解缙说:
“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朱元璋有爱才如子情怀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纲常伦理成为治国手段 D.儒家思想重回正统
7.下图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学科贡献分布示意图。据此推知,我国古代
学科 地理 医学 数学 物理 天文
比重 17.80% 23.80% 16.70% 3.40% 22.90%
学科 生物 农学 化学 工程 技术 m
比重 8.90% 8.50% 3.80% 11.90% 15.70%
A.科学成就数量巨大 B.从事科技研究人员众多
C.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传统科技居于主导地位
8.宋代图书传播迅速,时人笔记或言“即日传播”,或云“家至户到”,或曰“不日传都下”。此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B.科举制度的适时改革
C.雕版印刷业的发展 D.重教兴学的文化氛围
9.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
A.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文化 B.旨在维护君主统治
C.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D.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10.“育”甲骨文写作 , (人,指女人), (即倒写的“子”,表示出生的婴儿),“育”表示妇女生子。宋代《説文解字》:育,養子使作善也。这说明
A.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 B.汉字构造是形、义、音紧密结合
C.汉字书法艺术独具特色 D.汉字演变充满神秘色彩
11.《希腊人与希腊文明》中写道:“我们会盲目地给祖国送上赞歌,但我们都负载着一个沉重的责任——把自己教育成有理解力的人类,进而从这种知识中探知我们作为公民的真正责任。”这一论述
A.缺少集体主义精神 B.强调人应具有理性思维
C.批判了直接民主的弊端 D.讴歌城邦制的优点
12.“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柏拉图的这段话
A.重申了“美德”的重要意义 B.解释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C.强调“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D.否定了苏格拉底的认识论
13.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 “俗语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反映“俗语学校”教育
A.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B.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
C.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D.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
14.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批判了“因行称义”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15.恩格斯说道:“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启蒙思想家所构建的“理想王国”
A.反映资产阶级的愿望 B.违背历史发展的趋势
C.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性 D.体现了生而平等的理念
16.卢梭认为在民主国家,主权应属于全体人民,主权不可转让、分割,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对卢梭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B.主张恢复雅典的民主制度
C.赞同三权分立的思想 D.可能导致侵犯人民的自由
17.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提出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位思想家主张
A.人民主权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 D.三权分立
18.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这一观点
A.认为科技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基 B.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
C.认为经典力学促进了社会进步 D.辩证看待经典力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9.达尔文曾说:“尽管人类是一个更先进、更聪明的物种,但人类已经失去了他们特殊的位置,现在已经被视为有机世界的一部分。”这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
A.认为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B.强调了人与其他物种的本质不同
C.不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 D.提高了人在整个自然界中的地位
20.在相对论创立之初,反对之声不绝于耳,爱因斯坦也因此遭受过无数的责难与屈辱。这主要是因为相对论
A.创立者声名不显 B.超越多数人认知
C.没有形成系统性 D.与经典力学相悖
21.有学者在谈到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时说道:“他们热爱情绪或印象,情节或故事,耳闻目睹或具体经历过的事情,浪漫主义促使人们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以及陌生而又久远的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这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A.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B.反对专制等外在束缚
C.注重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 D.主张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
22.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提出:艺术家的意图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来表明一种精神上的反应或决断。这反映了该画家主张
A.以写实手法来塑造形象 B.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
C.按规定的绘画原则创作 D.突破陈规充分表现自我
23.近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一直伴随着思想争论,如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等。这些争论
A.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任务形成 B.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
C.弥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缺陷 D.根除了君主专制思想蔓延
24.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有人感慨,我们抛弃了“中学”中过去以“六艺”为核心、以“四部”为框架的学术分类体系,而代之以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一系列现代学科范畴。这反映出
A.近代中学发展缺乏稳固根基 B.中国学术分类体系渐趋成熟
C.近代中学发展深受西学影响 D.中国传统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
25.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时指出:“倭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重要背景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民主思想的传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民族危机深重
26.有人认为:“汲取欧洲文明,必须……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和这一主张基本一致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7.1917年3月,陈独秀在《答俞颂华(宗教与孔子)》一文中指出:“中外学说众矣,何者无益于吾群?即孔教亦绝非无可取之点,惟未可以其伦理学说统一中国人心耳。”材料表明陈独秀
A.认为西学对我国无益 B.已经摒弃资产阶级的价值观
C.并未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对中西文化态度片面
28.“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作者认为孙中山的方案
A.有利于挽救清朝统治的危机 B.能够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本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是解决民族危机的新方案
29.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时期
A.明确提出了农民是革命成功的保障
B.毛泽东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马克思主义理论初步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30.作家王蒙曾说:“1956年‘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
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这表明“双百”方针
A.开创了文艺创作新途径 B.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
C.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宗旨
二、非选择题:满分40分,本大题共3小题。
3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可以对黄宗羲提出的“工商皆本”思想从正面的、具有建设性的角度来看,这一观念直接地肯定了工商业在社会财富的增值过程中具有与农业同样重要的地位,使全社会达到货物畅其流,……从反面的、具有解构意义的角度看,这一观念将会起到解构传统农业社会“重农抑商”的价值观念,从而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为手工商业者发展自己的事业提供新的哲学论证。
——吴根友《“工商皆本”与晚明儒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
材料二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探索始于1958年下半年至1960年的上半年,他以苏联为鉴,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毛泽东的商品经济观既有正确进步的一面,又有囿于历史局限不正确的部分。邓小平认真总结毛泽东的商品经济观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经济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从毛泽东的商品经济观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商皆本”思想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这一思想的提出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商品经济理论以苏联为鉴的原因。并以20世纪90年代初的史实说明邓小平是如何发展毛泽东商品经济思想的。(8分)
32.(14分) 16至18世纪的中国和欧洲,几乎同时出现了批判传统文化的思想启蒙,但是二者的性质和影响却有天壤之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学自16世纪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道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他们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而是“自然的道理”,并据此来批判被他称为“理性之大敌”、“文明之恶棍”的基督教神学。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并使之与社会政治相结合,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伏尔泰对此无比推崇,百科全书派代表霍尔巴赫也呼吁“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而此时,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也在积极地从先秦儒学中汲取营养,批判宋明理学,出现中国的早期思想启蒙。
材料二 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均处于较剧烈的变动之中,……欧洲正处于新旧思想,新旧力量激烈交锋的状态,而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这就注定了二者产生的影响迥然不同,儒家学说在启蒙运动中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而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巨大变革,而中国的启蒙活动却未能形成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思想运动。
——以上均摘编自谈家胜《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及其影响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借助儒家思想进行现实批判的主要表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批判出现的相似社会基础。(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对现实进行批判产生影响迥异的经济和政治因素。(4分)
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书院共有203个,以地域分布计算,长江流域占74.76 %,珠江流域占21.53 %,黄河流域占3.52%……宋代一些著名学者,如朱熹、陆九渊等都热衷于书院讲学,影响巨大。
——据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统计
材料二 戊戌变法时期,教育救国的思想已经屡屡见诸报章,严复、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都曾呼吁:“今日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有的还说:“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高官要员,如张之洞、刘坤一等也强调“西国之强,强以学校”,中国只有大规模“兴学育才”,方能“勉图补救”,否则“不但和与战均无可恃,即幸而战胜,亦无益于根本”。“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下诏兴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以为时用。但变法不久就遭遇失败,许多新式学堂未及开办即告夭折,教育救国思想也随之陷于低潮。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书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出现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晚清时期“教育救国”思想的主要内容。(6分)
肇庆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C A ] C D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C A D C C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B C D A C D D C
二、非选择题:满分40分,本大题共3小题。
31.(14分)
(1)积极意义:肯定了工商业在社会财富的增值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冲击了“重农抑商”的价值观念;促进商品经济发展。(4分,答对两点即可。摘抄材料正确,酌情给分。)
社会背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进步思潮的出现 (2分,答对两点即可。)
(2)原因:国内经济建设出现困难(三年经济困难);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暴露出
诸多弊端;中苏关系不断恶化。(4分,答对两点即可。)
发展:“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4分)
32.(14分)
(1)内容: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从先秦儒学中汲取营养,批判宋明理学;(2分)
欧洲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的“天道自然观”批判基督教神学;利用“仁政德治”
思想来反对旧道德,建立新的社会秩序。(4分)
基础: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阶级矛盾尖锐;封建思想文化的严重束缚;资本主义
(萌芽)的发展受到阻碍。(4分,答对两点即可)
(2)原因:经济因素: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政治因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而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工商市民阶层不够强大。(4分)
33.(12分)
(1)特点: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北方多于南方);大儒热衷书院教育;理学家宣扬理学
思想。(2分,答对两点即可)
原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南方经济繁荣);朱熹等学
者在南方讲学的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私学兴盛。(4分,答对两点即可)
(2)内容:兴办近代教育,是民族自强的基础(自强之道,兴学为先;兴学育才);西方
教育优于中国,只有大规模发展近代教育,才能与西方竞争;创办新式学堂,
培养新型人才。(6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考生答案跟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雅安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 ( 选择题) 和第Ⅱ卷 ( 非选择题) 两部分, 第Ⅰ卷 1 至 4 页, 第
Ⅱ卷 5 至 6 页。全卷满分 50 分; 考试时间: 思想品德、历史共 120 分钟。
第Ⅰ卷 ( 选择题 共 20 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座位号用 0. 5 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位置上; 非选择题用 0. 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1 分, 共 20 分。
1. 有人将 1895 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运动”。这次
行动是
A. 强学会成立 B. 《万国公报》创办
C. 公车上书 D. 百日维新开始
2.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 “1921 年注定照耀史册, 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 却是一个
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 1921 年
A. 爆发了五四运动 B.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 发动了辛亥革命 D. 建立了中华民国
3.图 1 中文艺复兴时期作家的表述, 体现的思想或精神是
重视科学实验
以神为中心
自我克制
积极进取
4. 表 1 为 “新航路开辟一览表”。据表 1 可知
航海家 国别 派遣国家 航行线路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从西班牙起程, 横渡大西洋, 到达美
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从葡萄牙出发, 沿非洲西海岸向南,
绕过非洲大陆, 进入了印度洋。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沿迪亚士航道, 到达印度等地。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率领的船队,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
印度洋, 返回欧洲, 完成环球航行。
①四位航海家都到达了亚洲 ②哥伦布、麦哲伦相信大地是球形的
③欧洲与亚洲的交通往来从此开始 ④葡萄牙、西班牙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1689 年, 英国议会通过 《权利法案》主要是为了
A.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 限制国王的权力
C. 防止克伦威尔专权 D. 确立共和制度
6.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 在 19 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 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 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
A.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 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C.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 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7.他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 他在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 为法兰西的新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也曾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这里的 “他”是
A. 华盛顿 B. 罗伯斯庇尔
C. 克里孟梭 D. 拿破仑
8. 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据此, 下列理论 ( 思想) 与行动对应正确
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宪章运动 ②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③三民主义———武昌起义 ④三民主义———戊戌变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历史试题第 2 页 ( 共 6 页)
9.表 2 为 “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据表 2 分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 其特点是
时间 发明者 国家 发明成果
1782 年 瓦特 英国 改进蒸汽机
1825 年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1866 年 西门子 德国 发电机
1876 年 贝尔 美国 电话机
1882 年 爱迪生 美国 开设发电厂
1885 年 卡尔•本茨 德国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试制成功
1903 年 莱特兄弟 美国 飞机
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 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欧洲“火药桶”位于图 2 中的
11.俄国二月革命后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是
A.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B.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掌握主要权力
C.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D.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12.在那个时代, 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对于苏联而言, 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 ‘创造’联系在了一起。”材料中的 “创造” 在历史上被称为
A. 新经济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农业集体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
历史试题第 3 页 ( 共 6 页)
13.1922 年, 某条约规定: “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 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 缔约各国, 除中国外, 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 一般优越权
利。”该条约
A. 维持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B. 尊重了中国的主权
C. 方便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 D. 解决了日美在中国的矛盾
14.1945 年 2 月,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 保证德国不再扰乱世界和平 ”。这次会议是
A. 华盛顿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巴黎和会 D. 慕尼黑会议
15. 新全球史》中写道: “1962 年, 整个世界战栗了, 等待着超级大国的对抗可能会带来
的世界末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 苏联出兵阿富汗 B. 古巴导弹危机
C. 科索沃战争 D. 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16. 下列关于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受严重打击原因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B. 通货膨胀的困扰
C. 信息产业单一发展的弊端 D. 债务负担加重的制约
17. 到欧盟各国, 你可以看到
①大多数成员国使用单一的货币 ②成员国内部人员自由流动
③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已完全消除 ④成员国内部货物自由流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8. 近年来美国以“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等为名, 把大量先进武器布署到亚太地区,
舰派到我国南海进行挑衅, 并以各种名目公开无端指责中国。美国的这些行为说明
A. 霸权主义依然存在 B. 冷战已经结束
C. 单极世界已经形成 D. 恐怖主义横行
19.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A. 改变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B. 完全实现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C. 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D. 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0.一位史学家说: “它是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 不仅是人的四肢的延伸, 而且还是人脑的延伸, 以至于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材料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 计算机技术 B. 航天技术
C. 生物工程技术 D. 原子能技术
历史试题第 4 页 ( 共 6 页)
第Ⅱ卷 ( 非选择题 共 30 分)
注意:回答第Ⅱ卷时,只能用0. 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21. ( 9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制定了一部以普鲁士德国的宪法为蓝本的宪法,对法制进行了改革。教育
也有很大发展。历法和穿着也都改变了。一种现代银行体制逐渐形成。从英国皇家海军请来
的专家为日本建立一支现代海军出谋划策, 尽管本国已建立起军火工业, 但仍从国外购买现
代化武器。政府鼓励建立铁路网、电报和航运线; 它还与日本新出现的企业家们一起发展重
工业和钢铁、造船业, 并使纺织业生产现代化。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
(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4 分)
材料二 洋务运动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
制度和文化的尝试。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 而没有获得工业化的突破。洋务派
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 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
———摘编自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 2) 根据材料二, 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3 分)
( 3) 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 分)
22. ( 9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
非的问题, 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 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
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摘编自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 6 分)
材料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 在科学上有
大真, 在伦理上有大善, 在艺术上有大美。
———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3 分)
历史试题第 5 页 ( 共 6 页)
23. ( 12 分) 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进行
的探究,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来参与完成。
【知识梳理】
原因: ①
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是 “自由人”;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
他们的生活; 农奴在获得 “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但
俄国农奴制改革 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性质: ②
影响: 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
转折点; 但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
( 1) 表 3 是某同学整理的不完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请将表 3 中①、②处的内
容补充完整。( 2 分) 该同学整理的知识还有遗漏, 请仿照表中知识整理的结构内容, 结合
所学知识任选一方面进行补充。( 2 分)
【信息获取】
序号 历史信息
① 17 世纪时, 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 鼓吹“君权神授”, 认为国王的权力是神授予的, 不可违抗。
②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 又是政府首脑, 享有行政权; 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在权利方面,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③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 2) 表 4 中②、③项信息分别出自什么文件? ( 2 分) 从①到③项历史信息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怎样的发展趋势? ( 2 分)
【观点论证】
( 3) 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的一场自救运动, 也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体制的改良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史实进行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 4 分)
历史试题第 6 页 ( 共 6 页)
雅安市 2016 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 共 20 分)
1. C 2. B 3. D 4. C 5. B
6. A 7. D 8. C 9. A 10. C
11. D 12. B 13. C 14. B 15. B
16. A 17. D 18. A 19. D 20. A
二、非选择题 (第21题9分,第22题9分,第23题12分,共30分)
( 1) 内容: 进行政治 ( 法制) 改革; 发展教育; 改变社会生活; 建立现代银行体; 建立现代化军队; 发展交通业和现代工业。( 4 分, 答出四点即可)
( 2) 原因: 洋务派不改变封建统治; 观念保守, 思想落后; 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和文化。( 3 分)
( 3) 转变落后观念; 改革落后制度 ( 布新也要除旧) ; 学习优秀文明成果 ( 2 分, 意思相近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2. ( 1) 内容: 提倡民主, 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4 分)
局限性: 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2 分)
( 2) 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成分, 如崇尚爱国、仁爱、诚信、正义、孝道、和谐等应继承学习; 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等要进行否定。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 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 要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3 分)
23. ( 1) 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1 分)
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1 分)
补充: ( 2 分, 答出一点即可)
目的: 维护沙皇统治
领导人: 亚历山大二世
时间: 1861 年
历史答案第 1 页 ( 共 2 页)
( 2) 1787 年宪法、《人权宣言》 ( 2 分) 从专制到民主, 从人治到法制。( 2 分)
( 3) 第一种观点: 罗斯福新政是经济大危机对美国造成严重影响的背景下, 罗斯福为美国摆脱危机而采取的自救运动。他采取实施 《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措施, 对工业、农业、金融等进行改革, 使经济得到恢复,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社会矛盾得以缓和, 联邦权力得到加强, 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避免了法西斯化,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 4 分)
第二种观点: 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世界遭遇经济大危机, 原来的制度 ( 自由放任主义) 已不能摆脱危机的情况下, 罗斯福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的制度调整 ( 或对资本主义体制进行的改良) 。罗斯福采取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等措施,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 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经过自我扬弃, 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4 分)
看过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