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网 > 考试 > 学历类考试 > 中考频道 > 中考科目 > 中考语文 >

莫言中考阅读答案

时间: 建国2 中考语文

  莫言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他的文章经常被放到考试的阅读题中,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莫言中考阅读答案,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莫言中考阅读答案

  莫言《我的老师》初中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①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是个男的。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体育,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

  ②这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家庭出身就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但人家王老师却始终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他的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他跑得快,跳得也高。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了一米七的横杆,这在一个农村的小学里是不容易的。

  ③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去,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他们认为我思想反动、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里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活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

  ④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个儿大的睡在桌子上,个儿小的睡在凳子上,枕着书包或者鞋子。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这情景被王召聪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我叫出来,问我进教室时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我说怕把同学们吵醒。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当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良善,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感动不已。

  ⑤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当我赶着牛羊在学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红着脸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匆匆而过。后来王老师调到县里去了,我也走后门到棉花加工厂里去做临时工。

  ⑥有一次,在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回家的王老师,他的自行车后胎已经很瘪,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到后座上,载我行进了十几里路。当时,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人们爱护车子就像爱护眼睛一样,王老师是那样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轧坏车胎的危险,载着我这样一个卑贱的人前进了十几里路。这样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出来的。

  ⑦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王老师,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和他那副一跃就翻过了一米七横杆的矫健身影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选自《读者》2013年第1期)

  1.请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件主要事情。(4分)

  2.请说说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4分)

  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

  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

  3.第⑦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4分)

  4.文中的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5. 文章作者是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的主题为“讲故事的人”,本文即属于他讲的故事,他讲的这个故事有__________的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第一件事:当所有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的良善,并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第二件事:辍学后,路上碰见王老师,他用自己状况不好的自行车载“我”走了十几里路。

  2.(1)“臭”字形象地写出“我”当时不好的形象,也突出了下文王老师为“我”说话的勇气。(2)“本能”指自然而然、不是出于外力作用而产生的行为,突出地表现了“我”的善良。

  3.结构上照应开头;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了“我”对王老师的怀念、感激和赞扬之情。

  4.文中的王老师是一个正直善良、爱护学生、实事求是的人。

  5.示例:情节真实,人物形象丰满,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有两点即可)

  莫言会唱歌的墙阅读赏析及答案

  会唱歌的墙

  莫言

  ①高密东北乡东南边隅上那个小村,是我出生的地方。

  ②前面有一个池塘,所谓池塘,实际上就是原野上的洼地,至于如何成了洼地,洼地里的泥土去了什么地方,没人知道,大概也没有人想知道。草甸子里有无数的池塘,有大的,有小的。夏天时,池塘里积蓄着发黄的水。这些池塘无论大小,都以极圆的形状存在着,令人猜想不透,猜想不透的结果就是浮想联翩。前年夏天,我带一位朋友来看这些池塘。刚下了一场大雨,草叶子上的雨水把我们的裤子都打湿了。池水有些混浊,水底下一串串的气泡冒到水面上破裂,水中洋溢着一股腥甜的气味。有的池塘里生长着厚厚的浮萍,看不到水面。有的池塘里生长着睡莲,油亮的叶片紧贴着水面,中间高挑起一枝两枝的花苞或是花朵,带着十分人工的痕迹,但我知道它们绝对是自生自灭的,是野的不是家的。朦胧的月夜里,站在这样的池塘边,望着那些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玉雕般的花朵,象征和暗示就油然而生了。四周寂静,月光如水,虫声唧唧,格外深刻。使人想起日本的俳句:“蝉声渗到岩石中。”声音是一种力呢还是一种物质?它既然能“渗透”到磁盘上,也必定能“渗透”到岩石里。原野里的声音渗透到我.的脑海里,时时地想起来,响起来。

  ③过了桥,又上堤,同样的芳草野花杂色烂漫的堤,站上去往南望,土地猛然间改变了颜色:河北是黑色的原野,河南是苍黄的土地。秋天,万亩高粱在河南成熟,像血像火又像豪情。采集高粱米的鸽子们的叫声竟然如女人的悲伤的抽泣。但现在已经是滴水成冰的寒冬,大地沉睡在白雪下,初升的太阳照耀,眼前便展开了万丈金琉璃。

  ④不要在此流连。下面,请你注意那条狗。那条瞎眼的狗,在雪地上追逐野兔。我为这条狗下了一个定语:莽撞。其所以莽撞,是因为瞎眼;正因为盲目,所以就莽撞。其实它追逐着的,仅仅是野兔的气味和声音。但它最终总是能一口咬住野兔子。使我想起了德国作家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那里边有一个怪人,通过对气味的了解,比所有的人都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这个世界。日本的盲音乐家宫城道雄写道:“失去了光之后,在我的面前却展现出无限复杂的音的世界,充分地弥补了我因为不能接触颜色造成的孤寂。”这位天才还听到了声音的颜色,他说音和色密不可分,有白色的声音,黑色的声音,红色的声音,黄色的声音,等等,也许还有一个天才,能听出声音的气味来。

  ⑤请看,那条莽撞的狗把野兔子咬住了,叼着,献给它的主人,高寿的门老头儿。他已经九十九岁。他的房屋坐落在高密东北乡最东南的边缘上,孤零零的。出了他的门,往前走两步,便是一道奇怪的墙壁,墙里是我们的家乡,墙外是别人的土地。

  ⑥门老头儿身材高大,年轻时也许是个了不起的汉子。这个孤独的老人,曾经给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当过马夫。小时候我经常吃到他托人捎来的兔子肉或是野鸟的肉。他用一种红梗的野草煮野物,肉味于是鲜美无比,宛如动听的音乐,至今还缭绕在我的唇边耳畔。但别人找不到这种草。前几年,听村子里的老人说,门老头儿到处收集酒瓶子,问他收了干什么,他也不说。终于发现他在用废旧的酒瓶子垒一道把高密东北乡和外界分割开来的墙。但这道墙刚刚砌了二十米,老头儿就坐在墙根上,无疾而终了。

  ⑦这道墙是由几十万只酒瓶子砌成,瓶口一律向着北。只要是刮起北风,几十万只酒瓶子就会发出声音各异的呼啸,这些声音汇合在一起,便成了亘古未有的音乐。在北风呼啸的夜晚,我们躺在被窝里,听着来自东南方向变幻莫测、五彩缤纷、五味杂陈的声音,眼睛里往往饱含着泪水,心中常怀着对祖先的崇拜,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未来的憧憬,对神的感谢。

  ⑧你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要忘记这道墙发出的声音。因为它是大自然的声音,是鬼与神的合唱。

  ⑨会唱歌的墙昨天倒了,千万只碎的玻璃瓶子,在雨水中闪烁清冷的光芒继续歌唱,但较之以前的高唱,现在已经是雨中的低吟了。值得庆幸的是,那高唱,那低吟,都渗透到了我们高密东北乡人的灵魂里,并且会世代流传着的。

  (选自《会唱歌的墙》,有删改)

  15.第②段中作者主要从哪三个方面描写池塘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4分)

  16.请对文中第③段画线处文字作简要赏析。(5分)

  17.文中“那条瞎眼的狗”有什么特点?关于狗的描写文字在结构上有何作用?(6分)

  18.结合文本,联系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对民族心理及人文精神的认识,探究“会唱歌的墙”的意蕴。(6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5.(1)池塘无人可知的成因和极圆的形状令人浮想联翩。

  (2)池塘中野生睡莲奇异的花朵富有象征和暗示。

  (3)夜晚原野的声音具有渗透力。

  1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选择不同的描写对象,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形象生动的表现了高密这块土地壮丽无比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豪迈之情,更好的表现热爱家乡这一主旨。

  17.特点:看似莽撞盲目,却能扬长避短,利用自己丰富敏感的听觉、嗅觉来达到目标,对主人非常忠诚。

  作用:在结构上,上承对雪地的描写,下启对门老头儿的描述,起到过渡的作用。

  18.(1)“会唱歌的墙”承载着大自然难以言说的瑰丽和奇妙。

  (2)“会唱歌的墙”寄寓着门老头儿在困顿之中追求幸福的渴望。

  (3)“会唱歌的墙”寄寓着祖祖辈辈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努力奋斗的精神。

  (4)“会唱歌的墙”象征着故乡人们不忘憧憬未来的乐观精神,启发着我们乐观豁达的面对艰苦的生活。

  (5)“会唱歌的墙”寄寓着作者对家乡风土人情以及内在人文精神的歌颂与赞美。

1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