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鉴赏的方法
中考的语文这一科目有,有一道题目是要我们鉴赏古诗的,那鉴赏古诗有什么方法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考古诗鉴赏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中考古诗鉴赏的方法
一、形象类
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思路
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形象列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常用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2、事物形象
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具体分析思路: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常用方法
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或象征;
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对比及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
3、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它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高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考查意境类。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景物形象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写景技巧
1、各种修辞手法;
2、正面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勾勒、工笔细描、列锦(意象排列)、色彩渲染(季节色彩、冷暖色调)、观察角度(高低、远近、俯仰)、感觉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3、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景情关系
1、正衬: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2、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3、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答题步骤
1、总说形象: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形象意义: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四)答题示例
1、人物形象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问:分析诗中塑造的陆鸿渐形象。
【答案】(步骤一)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二)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三)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事物形象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案】(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3、景物形象
【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步骤一)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步骤二)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步骤三)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二、意境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二)分析思路
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常用术语
雄浑壮丽 雄奇险峻 辽阔苍茫 清幽明净 闲适恬淡 恬静优美 萧瑟凄凉 孤寂
冷清 肃杀荒寒 雄浑开阔 雄奇瑰丽 恢弘高远 浩瀚辽阔 博大新奇 深邃奇崛
朦胧渺远 空灵高远 空蒙迷茫 虚幻飘渺 苍凉悲壮 优美迷人 清新明丽
清净幽远 宁静恬淡 安谧美好 清净悠闲 冷森幽僻 凄清冷落 萧疏凄寂
淡雅闲适 和谐静谧 开阔苍凉 深远绵邈 高远辽阔 沉郁孤愁等
(三)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或指出描写的具体景象、意象)。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常见失误】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
(四)答题示例
【例题1】(2012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
问: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参考答案】(步骤一)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步骤二)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步骤三)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三、意象类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考查意象的角度主要有:
1、考查意象的内涵;2、考查意象的作用;3、考查意象的特点。这些角度或单一考查或综合考查。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
3、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4、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
5、分析某意象的内涵。
(二)分析思路
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意象作用
1、营造气氛;
2、设置背景或环境;
3、塑造意境;
4、奠定情感基调;
5、借景抒情;
6、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情);
7、诗歌线索。
常见意象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
2、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酒。
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
4、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松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
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6、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
7、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
(三)答题步骤
1、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
2、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内涵;
3、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四)答题示例
【例题1】(2012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四、技巧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
(二)分析思路
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表达技巧】(艺术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表现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顶真、谐音、互文、反语、通感、排比、反复等。
(2)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3)描写方法:A、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B、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C、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D、点面结合(以点写面、以面写点);E、远近结合;F、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杨);G、褒贬结合(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话反说、似褒实贬/寓贬于褒/反话正说);H、明暗结合;I、声色结合;J、细节描写;K、比兴;L、白描;M、工笔;N、象征;O、对比;P、衬托(正衬、反衬);Q、烘托;R、渲染;S、用典;T、铺陈;U、联想、想象;V、以小见大;W、侧面描写;X、主客移位(侧面虚写)。
(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过渡、铺垫、伏笔、悬念等。
设题角度
1、“小角度”设题
此类设问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
如:
①2008年四川卷: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②2008年江西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③2007年全国卷Ⅰ: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④2006年湖北卷:《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修辞方法”、“虚实”、“景”和“情”、“融情于景”等角度鉴赏,答题时我们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说明即可。
2、“大角度”设题
此类设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概念。
如:
①2007年浙江卷: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②2006年江西卷: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③2006年福建卷:这首诗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此类题目较之上一类鉴赏难度要大,因未规定表达技巧的具体类型,所以答案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答案有可能是表达技巧中的任何一种甚至几种类型。这些题型往往给考生答题带来很大盲目性。
(三)答题步骤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五、关系类
(一)设问方式
1、从A与B的角度分析这首诗。
2、这首诗在AB上有什么特点?
3、这首诗是如何运用AB来写的,试作分析。
(二)分析思路
此提问考查的是表达技巧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情景关系、虚实关系、动静关系、抑扬关系等,提问时一般会明确说出,解答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说明其具体关系。
1、情景关系: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2、动静关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3、虚实关系: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
4、抑扬关系: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杨)
(三)答题步骤
1、明关系: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2、阐运用: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种关系在诗歌中体现。
3、析效果:说明这种关系的作用(营造的意境、表达的内容、抒发的情感)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雨后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问: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步骤一)这首诗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步骤二)一、二两句以“水面平”、平静如水面似“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写出风起、叶摇、雨滴落的雨后池上特有的动态之美。(步骤三)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六、炼字类
(一)设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从某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作具体分析。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5、对诗中某个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6、诗中某字用得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诗句中某个字换成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
8、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9、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某字,试作分析。
(二)分析思路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色彩的)、叠词、拟声词、数量词、虚词。炼字重点放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上。
(三)答题步骤
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作用:点出该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注:有表现手法时要点出。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同意。(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三)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七、语言风格类
(一)设问方式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2、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二)分析思路
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
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
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
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幽默讽刺、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语言风格分类1】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语言风格分类2】
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慷慨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7、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8、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语言风格分类3】
1、常见作家语言风格:屈原雄浑悲壮、曹操豪放磅礴、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清丽俊逸、王维恬淡优美、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贺奇丽瑰秀、柳永缠绵悱恻、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婉约含蓄、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2、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送别诗意蕴深远。
(三)答题步骤
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步骤一)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二)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三)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以及课外读物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 考试形式
1.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试卷卷面成绩分值为 150 分。
(二) 试卷结构
1.内容分布:
语文积累 约占 15%
阅读 约占 37%( 其中, 现代文阅读约占 27%,文言文阅读约占 10%)
写作 约占 40%( 卷面书写约占 3%)
语文综合运用 约占 8%
2.考试要求分布:
识记 约占 10%
理解 约占 20%
分析综合 约占 25%
表达应用 约占 40%
欣赏评价 约占 5%
3.题型分布:
选择、 填空题等 约占 20%
简答、 作文、 修改题等约占 80%
4.难度分布: 试卷由较容易题、 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组成, 总体难度适中。
较易题 约占 70%
中难题 约占 20%
较难题 约占 10%
附录: 优秀古诗文篇目和课外读物书目
(一) 优秀古诗文篇目
《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推荐优秀古诗文 50 篇, 要
求七至九年级学生背诵。 篇目如下:
△1.孔子语录 《论语》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 潜
△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 四) 韩 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16.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宋 濂
17.关雎( 关关雎鸠) 《诗经》
△18.蒹葭( 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 东临碣石) 曹 操
20.饮酒( 结庐在人境) 陶 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王 勃
22.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王 湾
23.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 王 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 白
25.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 白
26.望岳( 岱宗夫如何) 杜 甫
27.春望( 国破山河在) 杜 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 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 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 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32.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 贺
35.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 牧
36.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 牧
37.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38.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李 煜
40.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41.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 殊
42.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 轼
44.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 轼
45.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 游
46.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说明: 加“ △” 号的不列入 2017 年语文学科考试古诗文阅读和古诗文默写的范围。
(二) 课外读物书目(8 部)
本《 纲要》 规定 8 部文学名著作为考试内容, 书目如下:
1.《 水浒》 施耐庵
2.《 西游记》 吴承恩
3.《 朝花夕拾》 鲁 迅
4.《 繁星 春水》 冰 心
5.《 红岩》 罗广斌、 杨益言
6.《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
7.《 海底两万里》 凡尔纳
8.《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