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必背重点知识点
“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直接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4.艰苦奋斗的集中表现:创业精神。
8“决定”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制度”类
1.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
2.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教育。
3.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核心”、“中心”类
1.美好道德的核心:诚实。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中国特殊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5.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关键”类
1.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关键作用:优良的意志品质。
2.挫折和逆境对人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关键看: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应对。
3.自强的关键:战胜自我。
4.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关键:尊重理解。
5.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
■单选题
审清立意(即题目说了什么),并根据设问指向进行选择。纯时政题一般在1—5题,如果遇到超过资料范围的要冷静,可以根据上下文信息作出科学的猜测。
要坚持熟题生做,生题熟做,一定要从题目的材料及设问的指向出发进行选择,做到选之有理,舍之有据。注意设问中知识范围的要求,如是经济生活还是哲学?还是政治生活?是辩证唯物论还是唯物辩证法?还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些知识范围和范畴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
■判断题
一般是常见知识点的考查,可能考查一些概念的含义,如外汇与汇率、股票与债券、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等,也可能是结论性的判断句,如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般不会出现偏、难、怪的内容。
■简答题
不同类型不同对待。如体现类(是什么):答题时要分析归纳材料的思想,一般有几层不同的思想,与设问中的知识范围对应起来。如材料如何体现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材料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材料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可以迅速回忆三个要求,把它与材料对应起来,组织答案时分三小点,每一点第一句话答书上知识,后面联系材料。
类似的还有依据、意义型(为什么),措施型(怎么样),认识、评价型,建议型。
■图表题
试题一般由提示语、表格材料、表格注释、解答要求和设问五部分组成。文字量小,信息量大,设问角度巧,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多。解题关键:通过对各种文字和非文字信息准确解读,发现数据的变化、发展、差距背后的问题和规律。
■组织答案
每一点的第一句话尽量用书上知识,然后联系材料。哲学题目必须是原理方法论联系材料。每一点内容不宜过长,一般一行多一点。重复的话不要说。答案一定要有要点,切忌一大堆,一逗到底。
中考政治答题思路
1、直接式设问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设问直接,回答也直接,一般在书本上找到答案)
2、材料说明、反映了什么?(体现了哪些观点?)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等,多用于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这类试题的解答对策是:
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
基本思路:现象本质
①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怎样做)+直接对应+适度发散(视分值而定组织答案时往往是这种现象或行为的意义——②透过材料的现象揭示的本质问题或观点是什么?
3、启示(告诉…道理、体现了哪些观点)、警示等
基本思路: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或“谈谈你的体会”,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得出体会,受到启迪。
这类问题的解答对策是:
启示是从材料中正、反方面得到的经验、教训,而警示则侧重于从反方面行为中认识其危害并应吸取的教训,其语言表述多为“应该……”,有部分题目需要先回答出“材料反映了什么”,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回答出怎样学习好的或摒弃坏的`(针对材料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应怎么做?)。
4、结合材料,谈理解、认识、感悟、感想、体会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认识)”,或“谈谈你对某某问题的认识(理解)”,或“谈谈为什么要怎样”等,重点是考查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思考的深度。
这类题目解答对策是:
先对材料进行分层并概括出每一层的意思,明确它属于哪个问题(即“是什么”),然后结合课本内容回答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为什么”)“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即“怎么做”)
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时,不要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充分联系教材,思维要发散,角度要多样。
基本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下思路具体怎么展开,应以教材知识为依据,不宜生搬硬套。
① 是什么——现象+本质(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② 为什么——原因+意义
③ 怎样做――分清角度;国家、社会、公民、经济活动参与者、青少年……(要点的组织视分值的多少而定)
5、谈作用、影响、意义
意义型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
基本思路:
“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还有对个人、国家、社会的意义。
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及从现实意义角度考虑。这类题目可以套用“有利于……”“体现了……”“是……的需要”“促进……”“推动……”“保护……”等。
6、简要说明……这样做的道理?为什么要样做(说)?(理由)
解题方法: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有秩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基本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一般答题时侧重于为什么)
①是什么——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多用于进行设问转移)
②为什么——原因+意义或不这样做的危害
7、怎样解决……问题、避免……现象或提出……对策、为……提议?
基本思路:
首先要明确所提建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然后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提出合理的建议。
①分清对象(即给谁提合理化建议,由谁来解决怎样的问题)——国家、政策(社会)、青少年(个人)
②怎样解决?——注意建议的角度(如:国家、政府、社会、公搑个人,或政治、经济、文化,或教育、道德、法律等不同方面)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
8、行为评析
基本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步骤:
1、找准行为
2、行为定性(一般从法和德的角度进行评价定性)
3、寻找依据(不正确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原则、没有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正确行为————符合哪些法律、原则、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4、后果(正确行为———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行为———危害)
5、应该怎样做
① 单个人物(或一类人物)单一行为评析。
② 单个人物(多种行为)或多个人物(多种行为)评析。
基本思路:
侧重是什么、为什么。
步骤:
A、仔细阅读题干,找准、找全行为和人物。
B、针对每种行为进行具体行为定性,说明依据点到为止。
9、青少年应怎么做?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作为中学生,面对某某问题你应该怎么办(怎么做),”或“你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应对某某问题”或“你打算怎样去做”等。解答此类题目应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在思想上树立什么理想(或观念,或意识或精神);
二是在行动上具体有哪些做法。
下面为几种常见的模式: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②观念(意识)+行动(宣传+具体行动)——(一般针对某一领域的建设,如环保、诚信、节约型社会等说明怎样做时,可用此思路)
③树立远大理想,正确树立成才目标,肩负历史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发扬……精神(艰苦奋斗、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等),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增强体质,磨砺意志,将来为……(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家乡、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力量。
10、说服、教育、出谋划策或帮助……
①说服、教育、出谋划策
基本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指出错误是什么?说明为什么错?应该怎样做。
②帮助……
基本思路:指出错误;说明为什么错(即理由);应该怎样做;具体帮助行动,即行为影响。
11、举例或举措
基本思路:两者侧重点略有不同。
①列举实例:应具体、有效、符合实际;忌空洞、泛泛而谈。
②举措:侧重于国家、政府、社会的大政方针、战略部署、措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