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睡眠时间出炉
研究发现,入睡时间在午夜或更晚的人发病率最高,而在晚上 10:00~10:59 之间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低。
具体来看,与 10:00 至 10:59 入睡相比,晚上 11:00~11:59 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12%,在午夜或更晚入睡的人高 25%,而晚上 10:00 之前入睡的人高 24%。
总的来说,睡眠时间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呈现“J 型关联”——7小时的睡眠时间是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原因死亡相关的最低点。
睡眠时长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
男性睡眠时长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
在男性中,与 7 小时的睡眠相比,每晚睡眠超过该数值,比如达到 8、9、10 小时,全因死亡率将分别升高 9%、18% 和43%;而睡眠不足 5 小时,参与者的全因死亡率也会升高 16%。
女性睡眠时长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
在女性中,与每晚 7 小时睡眠相比,多睡 1 小时或少睡 1 小时均会使全因死亡率升高。
令人震惊的是,睡得太久对健康的损害竟然会更大。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全因死亡率在睡眠时长达到10小时及以上时,最大程度地升高,分别增加 43% 与 55%。
“最佳起床时间”是什么时候
《健康中国行动》建议,中国的成年人每天睡觉的时间平均保持在 7~8 小时就好。如果你能做到晚上 10~11点之间入睡睡觉,那么经过 7~8 个小时的睡眠,起床的时间就在早上 6~7 点!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最佳睡眠时间范围
0~3个月的婴儿:14~17小时/天
4~11个月的婴儿:12~15小时/天
1~2岁的幼儿:11~14小时/天
3~5岁的幼儿:10~13小时/天
6~13岁的儿童:9~11小时/天
14~17岁的青少年:8~10小时/天
18~25岁的青年人:7~9小时/天
26~64岁的成年人:7~9小时/天
65岁以上的老年人:7~8小时/天
有什么助眠的方法
1、学会制造褪黑素波动
要打造适合睡眠的卧室,环境安静黑暗,20℃ 左右的室温,一定要用遮光窗帘。过多的光线照射会导致我们褪黑素的分泌减少,这样就可能会导致您睡眠质量下降。
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制造褪黑素的波动,让身体知道白天啦,有光我们不能睡觉啦,到了晚上,一拉窗帘,天黑了我们又能好好睡觉啦。
2、晚饭别吃得太晚
很多人喜欢吃夜宵,这不好。太晚吃饭,之后我们血糖会升高,这样人会更容易兴奋,让我们不容易入睡。实在睡前饿得不行,我们也不要吃高糖的高碳水的食物,可以喝一杯热牛奶。
3、每天坚持适当运动
运动是个好习惯,特别是适当的运动,对我们心脑血管,控制“三高”都非常好。但是大家记住,不要在睡前去运动,尽量在睡觉以前三个小时去运动。要么全身都处于一个比较兴奋的状态,很难入睡。
4、睡前做放松的事情
放松的事情,可不是打游戏,刷手机。我们可以泡个热水澡,读读书等等。我有个朋友改善睡眠就是这么做的,9 点把手机放到客厅,调成静音,雷打不动,也不看手机,也不处理事情,经过一段时间调理,不但睡眠有改善,连焦虑抑郁状态也改善非常明显!
5、保持每天的生物钟
固定的作息时间非常重要。我们每天要固定时间睡,比如说每晚 10 点,我们的身体就会慢慢适应这个时间点。记住这个节律要一直保持,逢周末也是如此,不要周末睡懒觉,平时又起得很早去上班,生物钟紊乱了,失眠就很难治了。
就算是偶尔有加班的情况,我们也一定是这样,不管多晚睡,还是固定时间起床,这样我们的生物钟就是稳定的。
6、睡不着试试冥想
如果躺着实在睡不着,我们可以试试冥想,这是心理科医生常用的方法。抛掉那些杂乱无章的想法,想象自己在沙滩上沐浴阳光,在高峰欣赏美景,甚至是一只一只的数羊,都是可以尝试的。